读《天使心路》有感
2011-05-14
“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这是《天使心路》第一部分前言里南丁格尔的一段话。在读完第一部分后,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精髓。于井子的故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平时工作中的小事而已:给新病人第一声亲切问候,送上第一壶水,介绍病房环境,介绍医生,责任护士,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问,给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
护理工作是非常平凡而琐碎的,但当我们去细心观察和仔细体会病人需求,并予以主动解决时,它就从平凡中显现出了可贵。在日常的医疗服务过程中,病人不仅需要尖端的诊疗手段,更需要人性化的关爱。爱的体现在于每个细节,有时候是一声问候、有时候是一个关爱的眼神、有时候是一次握手,更甚至于是一杯水、一床被子、一张椅子……把每一种小爱都融入到工作中、生活中,感动病人、感动自己、感动身边的人,建立起一种和谐友爱的工作与生活氛围,让患者体会到暖暖的关爱及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促进身心的康复。
自我们科室受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行24小时责任制以来,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向病人介绍医院的环境、各项制度和病人住院期间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可以让病人尽快熟悉情况、适应环境,完成好角色的转换。同时在接待病人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病区的环境及优质服务,尽力给病人产生好的第一印象,使病人消除对住院的恐惧和疑惑,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我们科室小刘护士总是把微笑带在脸上,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病房的爷爷奶奶总比她为自家孙女,叔叔阿姨们也开玩笑地叫她媳妇妹子。
医患相处中,应该彼此尊重。我们在实施某项治疗时,不再机械地叫床号,而是某某爷爷,奶奶,记住他们的名字就是起码的尊重。另外,在相处的过程中打动病人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善于从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病人内心的需要,并尽一切可能去满足病人的需要。早段时间,有个心梗的患者住在我们后面责任组,因为她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但是她儿子可能是因为时间上的冲突,不能经常照顾她,所以老人的所有起居生活都要我们协助她完成。有时我上个晚班需要帮她接上十次的小便,然后还要帮她用温水擦拭干净,心里难免会有点怨言,但是听到她和病房里面其他奶奶的肯定,心里不是滋味的感觉顿时消减。护士的职业是神圣的,爱心和责任心是我们必备的素质,只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真诚的爱心,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一定也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肯定和信任。
心血管内科是急危重症病人聚集的地方,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八心人性化护理法”,要将自己的小爱融到对病人的大爱中,在以后的工作里以“天使心路”为方向杆时刻鞭策自己,让自己拥有一颗于井子一样的心,用爱心和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