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病人危在旦夕
2011年8月4日,对于湘潭市一医院医务科科长杨杰来说,是一个久久难忘的日子。这天不仅是他的生日,而且是他见证全院医护人员抢救重症患者的忘我场景,也是他见证湘乡市龙洞镇新湖村36岁村民何新球获得重生的日子。
8月1日早上7点,市一医院救护车紧急转来一名重症患者,他叫何新球。当时,何新球的病情非常危急,全身苍白,途中昏迷不醒。更让人揪心的是,他口吐鲜血,裤子也因便血而染得鲜红。
市一医院普外科20病室主任贺宜伟介绍说:“赶到医院门口时,血压已经测不到了!”通过查看病症,急诊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失血性贫血(中度),脓毒血症,赶紧将他送到了重症监护室。然而,当时的何新球还伴有42℃的高烧。贺宜伟主任说,“一般来讲,消化道出血不应该伴有高烧,这一现象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8月4日上午10点30分,何新球病情本已基本稳定,突然间病情急剧的恶化,不仅突然解鲜红色血便1000mL、胃管内出血300mL,迅速出休克症状。
11点15分,何新球被推进入手术室紧急抢救。
11点30分,由贺宜伟主任、霍胜军博士、组成的手术组医师立即开始了手术。
何新球的妻子沉香介绍,早在转入一医院之前,就有两家医疗机构为丈夫何新球医治,只知道是消化道大出血,血培养里还有细菌。7月31日晚,更是对其进行了整晚抢救,消化道大出血暂时得到控制,发热原因不明,现在又大出血,“医生说病情很危急,我真的很担心。”
险,手术惊心动魄(重点要体现如何止血)
8月4日中午12点,腹腔探查发现了是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出血,手术医师们本松一口气。但始料未及的情况出现了,何新球的十二指肠后壁破疡口活动性特别凶猛,在台上的医师们全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最担心的是,手术还没做完,血已经流完了。”贺宜伟主任亲历了前期手术中最紧张的时刻,当夹出位于十二指肠上的血凝块时,一下子就出血1000多毫升!面对这措手不及的大出血,贺宜伟立即采取按压性止血。
“快!快!输血!”
手术室里麻醉师、护士立刻紧张忙碌起来, 12点30分,半小时输入了1000毫升血,但何新球血压还是不稳。台上还在继续出血。
什么原因?哪里出血?对自己的手术技巧十分自信的贺主任还想看清楚弄明白的时间里,又出了1000多毫升血。何新球的血压还在继续往下掉。
“1000毫升血浆,9单位的红细胞输完了”护士说。
“快!向输血科要20单位红细胞、2000毫升血浆”
12点50分,血压还在往下掉。“马上报告医务科”贺主任的声音都有些颤栗了。
中午1时,医务科科长杨杰赶到手术室。
“手压住控制止血,加快输血升血压。”还兼任医院大外科主任的杨杰科长马上指挥抢救。
电话报告业务副院长和刘国胜院长得到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患者”。
肿瘤外科李理主任、普外科涂湘炎主任、普外科谢凯祥主任等从家里迅速的赶到手术室,马上组织了紧急台上台旁联合会诊。
“手都压麻了”台上医生说。
“换个医生压住出血部位”。
在台上医生换手的刹那又出了1000多毫升血。输血的速度还赶不上出血的速度,何新球的血压还在继续往下掉。
“那真是一场与死神的比赛”事后参与抢救的医生们都这么说。
1时30分,湖南省劳模普外科老主任涂湘炎上了手术台,术中进一步探查发现,何新球的右肾已形成肾周脓肿,并与十二指肠粘连无法分离。紧急关头,医院第二次组织了专家进行全院会诊。会诊推断,该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可能穿破下腔静脉或门静脉等人体的大血管。
止血,快!时间就是生命,台上和台旁专家会诊决策,立即纵行剖开十二指肠,予以“止血纱布”填塞控制出血。一块、二块、三块…总共填了8块“止血纱布”,缝合一针、二针、三针…10针,血止住了。
为了保障输血的及时性,医院还专门组织多名输血科、护理部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配血、运血、输血。
2点30分,第三次会诊大多数专家认为目前虽然控制了出血,但脓肿与血管相连,大量脓液流入了血液,手术后仍然必死无疑,现在关腹还可保病人不死在手术台上,进一步手术已超出我们的手术能力。
杨杰科长还在坚持着要一个彻底的手术,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输血进一步抗休克治疗。
3时,患者的血压在回升、心率在下降,大家都在欣喜着。但大多数专家认为目前彻底的手术还是不能再做下去。业务副院长赶到手术室听取汇报后指示:“尽最大的能力挽救病人”。 电话再次向刘国胜院长报告,得到的也是同样的指示。
电话在联系省城的教授、血管外科的、普外科的、肝胆外科的、电话中都说“病情复杂危重,没有处理过类似情况,病人救不到”。
涂主任讲:“联系湘雅二医院的周建平教授,可能他能行。”
这是已是3时40分,病人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周建平教授说要6点多才能到湘潭。何新球手术中腹腔出血已达5000mL、肠腔内淤血3000mL。而60公斤重的正常人体,总血量也只有约4000mL。
叹,专家胆识过人
下午18点30分,湘雅二医院普外科周建平教授上了手术台。手术再一次开始了。探查异常艰难,探查中出血依然很多一个多小时过去探查依然没有眉目,又出了2000多毫升血,周教授口里滴咕可能是肿瘤?台下也有医生心里在滴咕,不做可能还好些。
19点30分,周教授说必须切除右肾才能止血,杨科长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同意切除右肾。
手术还在紧张进行,手术又到了异常艰难的时刻,手术中的出血依旧非常凶猛,半个小时的时间又出了3000毫升,何新球血压在下降,生命又一次到了死神面前。
20点30分,从周教授上台开始,抽吸的出血又有6000毫升。
右肾切下来了,血止住了,大家又松了一口气。分析切下来的右肾和十二指肠才明白,此患者为非常罕见的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侵蚀右肾,于右肾、十二指肠后壁下腔静脉之间形成肾周脓肿,病灶进一步侵蚀下腔静脉形成十二指肠下腔静脉瘘,导致患者一直高烧不退,瘘口直径约1.5cm导致患者凶猛的出血。
凌晨1点多,手术终于完成了。这次手术包括了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后壁巨大溃疡切除,右肾切除,十二指肠后壁、右肾、下腔静脉间脓肿切除,十二指肠下腔静脉瘘切除并下腔静脉修补、十二指肠残端、胆囊造瘘、横结肠造瘘术等多个联合手术。整个手术的输血量达到了13200ml,相当于将全身的血更换了三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在医院院长、业务院长指挥下,调集全院专家共有16人,职能科室8人及其他工作人员20余人共约50人。期间,当遇到每一个治疗决策、需要家属签字认可时,杨科长亲自及时与家属沟通,当天下午两至三点间,杨科长就跟家属沟通了五次之多。
“在场的所有医生,都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况,贺宜伟在术后谈到,患者是因十二指肠溃疡长期没有得到妥善治疗,最后使病情恶化至此的。霍博士查找文献搜寻类似病例时,发现全国只有1例报道,2006发生在南京。而且,情况远远没有何新球这么严重。
贺宜伟还说,面对罕见的大出血,且在无法充分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手术,这时刻考验着医生的经验是否充足、技术是否闲熟以及决策是否果断。稍有不慎,患者都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我们现在还在暗自庆幸着我们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十分正确的,即使到长沙请教授要两个多小时,也正好在这段时间的输血进一步抗休克治疗改善病人的情况,使得病人才能耐受下一步的手术。
赞,感恩医者仁心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经历手术台上约10小时的紧张博弈,何新球终于战胜了死神,重新平静而自由地呼吸着。
可杨杰说,何新球虽挺过了手术大关,但由于之前有脓流进了血液,全身各处恐怕有感染的危险。手术之后,何新球果然出现了脓毒症、黄疸、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异常、低氧血症等症状。为此,从8月5日开始的10多天内,医院每天都为何新球组织一到两次会诊。
在医生的殷殷关怀和护士悉心照料下,8月15日,何新球又重新回到了普通病房。这时,高昂的医疗费用又让妻子沉香发愁了。手术中,何新球的输血费就达3.4万元之多。手术及住院费加起来,已超过13万,家人到处借钱也无法达到这个数目。
这时,医院再次展现出大爱的情怀。为了帮何新球度过难关,医院工会、团委、医务科、护理部等在全院发动了爱心募捐。9月7日上午,医院副院长将全院募捐的23376元交到了沉香手上。“他还很年轻,家境又不好,我们也想尽力帮他们一把,希望他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养病。”。
何新球家人凑了一部分钱,加上新农合可报销一部分、爱心捐款等,其医药费基本得到了解决。
9月15日,何新球、沉香及80岁的老父亲、年幼的女儿一起,将一面绣有“医术高超,起死回生”的锦旗赠予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以表达全家人对医院千恩万谢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