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农历八月,桂花飘香的季节。上班的路上有几株小小的桂花树,庆幸每次上班都能享受到淡淡的桂花香。
桂花和秋天很像,一样拥有不起眼的外表,一样拥有浓厚的底蕴。秋天的桂花终也比不过春天的迎春花,娇小可爱、生机勃勃;比不上夏天的莲花,神圣纯洁、高风亮节;比不上冬天的梅花,傲雪挺立、坚韧不拔。桂花只是如秋天一样,默默的平凡着。偏巧就是那小得难以发现的淡黄色的家伙吸引了我。
桂花是咸宁市的市花,据史料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在咸宁,还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好久好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发了一场瘟疫,人都差不多死去了三分之一.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母亲也病床不起了,小伙子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正赶回西天过中秋佳节,这天路过,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木樨的树,也叫桂花,开着一种金黄色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挂榜山上到八月十五有天梯可以月宫摘挂。长话短说,这个吴刚花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见着这天外之物,好不高兴,他就拼命的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了,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色.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于是人们都说,这哪是河水呀,这分明就是一河的比金子还贵的救命水,于是人们就给这条河取名为金水。后来,又在金字旁边加上三点水,取名”淦河”。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会上还要赏月吃月饼。这时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于是派差调查。差官到月宫一看,见月宫神树、定宫之宝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都落到了人间的“淦河”里,就报告给了玉帝。玉帝一听大怒,玉帝是最喜欢吃月桂花做的月饼,今年一树的桂花都没了,他就吃不成月饼了,于是就派天兵天将将吴刚抓来。 吴刚抓来后,把当晚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对玉帝说了。玉帝听完也不好再说什么,可吴刚必竞是犯了天规,不惩罚他不能树玉帝的威信。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把桂花砍倒,你就拿去吧。于是吴刚找来大斧大砍起来,谁知,玉帝施了法术,砍一刀长一刀,这样吴刚长年累月的砍,砍了几千年。吴刚见砍树不倒,思乡思母心切,于是他在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丢下一支桂花到挂榜山上,以寄托思乡之情。年复一年,于是挂榜山上都长满了桂花,乡亲们就用这桂花泡茶喝,咸宁再也没有了灾难。再说吴刚同村有个叫嫦娥的姑娘,和吴刚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从吴刚上月宫之后,她都一直照顾着吴刚的老母直到老人辞世。吴刚砍不倒桂花树不能回来,两人天上人间相隔,相思之情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王母娘娘带着她的七个女儿到挂榜山下的鸣水泉洗澡,嫦娥偷偷的拿了七仙女的回天仙丹,拿回家去吃了,带上她的玉兔上天和吴刚相会去了。七仙女没了仙丹回不了天庭,只有等她的姐姐们三天后再来洗澡时给她带来,才能上天。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在这三年里,七仙女遇上了董永,于是就有了众所周知的那个动人故事。
听起来多么荒谬的一个传说,完全背离了我们平时知道的故事。这只是一个关于桂花的传说而已。“千古第一女才人”李清照曾经在《鹧鸪天》 中这样形容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小时候喜欢摘了桂花夹在书中,可是现在,我更愿意让它在枝头肆意地绽放,让更多的人闻到它的香味,让更多的人被吸引。风吹过,我好像又闻到了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