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我们科室,如果不特意介绍,你一定不会注意到护士人群中那个个头不高,相貌平凡,脸戴框边眼镜,时刻面带微笑的女子就是我们科室护理姐妹的头儿——护士长刘卫清。
刘卫清护士长是2010年2月底,春节过后调入我们科室担任护士长,听说她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第三批晋升的副主任护师之一(2005年晋升),还听说她曾参加医院的医疗支援队到福建晋江工作过2年。刘老师自1987年湘潭卫校护理专业毕业后,通过自学分别获得护理大专、护理本科学历。曾在医院传染科、老干科、心血管科、普外科,骨科工作 。20多年的临床护理让刘老师掌握了多学科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操作技能,更历练出了她快言快语,行事雷厉风行的风格。
还清楚地记得2010年刘老师刚被任命为妇产科、妇瘤科护士长的时候,当时我们心中都存着疑惑,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妇产科不比其他科室,她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当时妇瘤科、产科虽然已经完成了分科,在业务、经管收入上实施分科管理,但护理人员依然是一套人员,两个科室同处一层楼,刘老师面对的是妇瘤科及产科的护理工作及病房管理。大家都知道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对于一个不是助产士出身,并且从来没有在妇产科工作过的人员来说,到妇产科当护士长要有怎样的勇气,要承担何等大的压力。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班次,陌生的工作内容,还有一个妇产科大门诊,我们不知道刘老师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只知道在医院要求七点半上班前,我们护士长就早已经坚持每天七点半进入病房了。白天看到的是刘老师在病房忙碌的身影,晚上还时常看到刘老师在病房加班查看病历质量,检查工作,为迎接各种检查忙碌着。作为我们的头,那个时候的她不仅要融入我们这个新集体,熟悉每一个班次,掌握每一台仪器设施的使用,而且还要学习妇瘤科、产科各种专科性的知识及。如胎心监测、新生儿疫苗接种、新生儿抚触,平产接生,肿瘤化疗药物的配置及观察护理等等。。。。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跑来学习平产接生,不管忙到凌晨什么时候,第二天七点半可以淮时看到刘老师到病房巡查,脸上看不出一丝疲倦。正是因为她的孜孜不倦,她的积极进取,刘老师在当年成功取得了母婴保健证、新生儿疫苗接种上岗证等产科相关证件,同时还获得了肿瘤专科护士资格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当中,我们渐渐和刘老师熟悉起来,我们心中也当她是我们真正的头了。
刘老师虽然个头不高,看上去柔弱,但做起事情来风风火火,动作比科室里的年轻人还要快。随着医院的扩建,我们科室从去年到今年,前前后后搬了两次家。每次搬家我们的头都是亲力亲为,从制定搬家计划,到新病房的整理、布置,整个搬家过程从组织到安放甚至搬床位,都少不了她。那时候的她就像只陀螺,不停地转呀转。记得第二次搬家,我们从内科楼搬回外科楼三楼的当天,她正在指挥工友搬运仪器、设施,突然洗婴室卫生间的水管爆裂,水喷得老高,只有那么几秒时间中,洗婴室地面积满了水,还流到了走廊上。此时洗婴室堆满了我们刚刚搬回的物品。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大家都惊住了,刘老师见此情况,赶紧冲进卫生间,查看具体原因,不顾此时水喷溅得她一身,只见她快速打了个电话给总务科后,连衣服都没换马上进洗婴室,组织人员快速转移物品。我当时鼻子都酸了,心想这是什么工程,但是我们的头看不出一丝怨意。这就是我们的护士长,不怕脏,不怕忙、不怕累,有什么事情总是第一个到场。
在病人心目中,我们护士长性格温和,观察细致,对病人体贴入微。熟悉的病人都亲切称呼她“卫清”。对于病人的需求,只要不违反医疗原则,她尽量做到有求必应,这就是人文关怀吧。每天早上她都要到每一个病人床前看望问候,询问患者,从病情到生活乃至家庭情况。她时常跟我们说要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多关注患者的需要,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遇上节假日或者晚夜班,护士长会经常打电话来提醒我们注意某某的病情变化,或者是哪个病人的情绪要多注意啦…。
对待我们年轻护士,她常常以大姐姐的身份,从来不会以领导的口吻跟我们谈话,哪怕是偶然犯了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她都是轻言细语的提醒。所以我们在她面前做事也轻松,愉悦。遇上科里的小妹妹们考试没考好,她会淡淡笑着提醒我们,督查我们多看书,争取下次考好。每日晨交班后,护士长会带领我们到护士办公室召开一个小会议,对近段时间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一一点评,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工作质量。为了尽可能满足大家休假的需要,刘老师在科内建立了《护理部排休登记本》,大家有什么需求,只要在上面留了言,刘老师会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妇瘤科、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所有的病人是女性,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是女性(呵呵,还有一位男性医务人员,我们的李大庆主任)。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这里是医院中的女儿国,但是作为我们的护士长,她从来都不是戏中的一个。她的优雅,她的胸襟,她的担当不是人人而能为之,不管工作中受到多大的委屈,她都淡然而笑之。
这就是我们的护士长,为人亲切和蔼,心胸豁达,上班的时候她是一个老师,她更多的时候不是领导,而是我们的朋友,是大家的知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