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笔者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十病室,见到了57岁的胡先生,他正在打点滴,接受肿瘤手术后的巩固治疗。当笔者问到他的生病感受,他和妻子含泪讲述了自己的曲折求医经历,他一再表示:手术后终于如释重负、心情轻松了,从绝望中走了出来,他们非常感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感谢贺宜伟和李理主任的高超技术”。
胡先生于2012 年7月突感下腹部胀痛不适,去大医院检查发现腹腔内长有一个巨大肿瘤,当时肿瘤已经波及腹腔和盆腔,并侵犯左侧输尿管,且身体的几大重要血管包括腹主动脉下段、左髂外动脉和左髂内动脉贯穿于巨大肿瘤中,医生认为实施手术很可能因大出血而死亡。从2012 年10月起,胡先生吃东西后就会感到腹胀,大便排泄困难,每天只能吃少量食物,并靠妻子灌肠排便。痛苦不堪的胡先生终日在绝望中度日,他逢人便说:“我活一天算一天,每天只能在家等死”。 胡先生的两个儿子见辛劳一生的父亲还没有享到一天福就被病魔折磨,母亲毎日以泪洗面,决定哪怕倾家荡产也要全力救治父亲,而亲戚朋友、邻居认为,胡先生的病情这么厉害,治疗的结局是人财两空,不赞同胡先生再去求医。
2012 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不顾亲戚朋友的反对,胡先生家人陪同,先后赴长沙、上海、广州等多家权威医院就诊,专家的观点如出一辙:手术风险与难度太大,医生不敢冒这个风险。几次求医,胡先生都是满怀希望而去,满载失望而归。
打听到湘潭市一人民医院的肿瘤科技术力量强大,又是“湘潭市肿瘤医院”。几近绝望的胡先生又似乎看到了希望,于2013 年7月13日住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此时,胡先生腹腔中的肿瘤又长大了,出现了双侧输尿管扩张、双肾积水,左肾已经萎缩,每天吃东西比以前更少了,食后腹胀也更严重了,痛苦不堪的胡先生哀求肿瘤外科贺宜伟主任:“请主任救救我吧,我太难受了。”胡先生求生的欲望深深触动了贺宜伟主任仁慈的心,他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治胡先生。贺宜伟主任和肿瘤外科李理主任召集全院专家仔细研究了胡先生的所有检查资料,尤其是CT和磁共振影像,经过反复查看和多方位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揪到一些蛛丝马迹,大家发现胡先生的巨瘤极有可能是“分叶”状,即巨瘤很可能由几个肿瘤聚合,手术就算不能完整切除全部肿瘤,行肿瘤部分切除也能给腹腔减压,明显缓解胡先生的严重症状。为了保险起见,贺宜伟主任把这些病历资料和自已的分析判断通过网络会诊传送给自己的几位朋友—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和湖南省湘雅等医院知名外科专家,经专家们仔细会诊,基本认同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专家们的观点:手术摘除肿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办法,即使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也值得冒险去做。
贺宜伟主任将自己的分析判断和专家们的会诊意见如实告知胡先生的家人,由他们决定是否手术。“不手术是度日如年、痛苦不堪、在家等死,而手术毕竟还是有一线生机。”胡先生和家人不想再继续等死,他们非常果断地签下了手术“生死状”。
2013年7月28日上午8时30分,经过周密的手术部署,胡先生的手术开始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李刚教授亲临指导,贺宜伟主任亲自主刀为胡先生实施手术。术中发现胡先生的巨瘤果真为2个大肿瘤融合,与手术前的分析相符,贺宜伟主任和几位主刀医生小心翼翼、紧密配合着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尤其是游离肿瘤与腹主动脉下段、左髂外动脉、左髂内动脉的粘附处,更是全神贯注,步步为营,因为分毫之差就可能伤及这些大血管导致大出血。经过4个小时的精心手术,胡先生的巨瘤完整切除,切除体积达25cm×15cm×15cm和10cm×8cm×8cm两个巨瘤,重约6公斤,改写了多家医院公认的“等死”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