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2014.4.3第一版头条:
|
||||
本报讯(通讯员 段斌)4月1日,脱下了呼吸机的11岁女孩邵需,躺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一科68床上,自由地吃着香蕉,玩耍着妈妈的手机。邵需的母亲彭俏君连声对看望他的笔者说:“感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创造了奇迹!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今年1月19日,家住泪罗市铜盆乡新潘村黄柏组的邵需突然发病,全身无力,爬楼梯时格外明显,每次蹲下后就站不起来,抬腿困难,脚不能弯。湖南省内多家大医院诊断为腹腔占位性病变、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继发性糖尿病、低钾血症、肺部感染、肌无力等6大疾病。而且肝脏上有一28毫米×18毫米×10毫米的肿块,比她自身的肝脏还大,周围器官挤压变形,加上多种疾病共存,已无法手术治疗。 得知这一消息后,邵需在湘潭工作的舅父早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治疗肿瘤很内行,就带着邵需的CT片及病历找到主任贺宜伟,贺宜伟及科内同事经过认真阅读与分析后认为:应该还有手术机会。这话给了彭俏君一线希望,于是,2月27日晚,邵需转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此时的邵需,已经高烧一个星期,呼吸急骤,生命垂危 ,不能自主行走。入院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小邵需进行了对症治疗,在短短的一星期,邵需高烧等不良症状得到控制,为手术治疗赢得了机会。 从3月5日起,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谭建中连续主持了5次大型专家会诊,医务科科长肖谦、内分泌科主任易建军、麻醉科主任周正阳、重症医学科主任龙洪等数十名专家认真讨论,一套又一套的治疗方案经过专家们反复论证,最好的救治方案很快出台,各项术前淮备工作逐步实施,邵需身体日见好转。与此同时,权威肝病手术专家李刚也从上海赶来指导,一场生与死的手术,于3月8日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展开。贺宜伟在多位专家的配合下,历时4小时,终于成功切除邵需体内巨大肿块。 术后经湖南省卫生厅“225”工程人才人选、该院病理专家吴勇军教授确诊,邵需患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100-150万,但却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肿瘤。这种肿瘤有时可分泌一种类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物质,具有类似ACTH的生物效应,引起异源性ACTH综合征,她的糖尿病、低血钾、乏力等症候群可能由此引起。肿瘤是否可以完全切除直接影响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