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何避免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问题上,更是向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考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这为医院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也为我国现阶段立足于和谐医患关系下的思政工作路径优化指引了新的方向。
一、当前医院思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对医院思政工作认识较模糊,导致医院公益性弱化
当前一些医院的宣传工作者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认识不清,在实施中未能对医院的公益职能进行最为有效的宣传,而且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为会议报告和宣传,这种方式的宣传使职工缺乏切身的体验,致使职工在工作时未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公益责任和社会使命,造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
2.医院思政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
医患关系出现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就诊的过程中患者及家属未能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这和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专业知识认知有限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医院未及时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有一定关系。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有效沟通,就无法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在医生和患者之间产生隔阂和信任危机。可以说,医院的思政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有些医院却没有意识到宣传工作的桥梁作用,致使医患关系紧张。
3.医院思政工作应对不及时,导致医患之间存隔阂
由于技术、患者疾病的不可预测性等客观因素,医疗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所难免。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不知情而医院未能及时澄清,这就极易促使“医闹”等恶性现象发生。再加上舆论的错误导向作用,很容易使医患之间的纠纷升级,转化为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思政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及时、有效、客观地向患者和社会解释原因,澄清事实。而现实中一些医院由于对事态发展状况认知片面,未能在第一时间解释,从而使医院丧失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化解平台,致使医患关系紧张。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优化
医患关系一直是医院乃至社会都高度关注的敏感话题,而和谐医患关系处理的恰当与否不仅影响着医院管理秩序的安定、形象的好坏、医院对相关人才的吸引力,甚至还决定着为政一方的稳定。
1.创建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向职工传达服务意识,还要与职工亲身工作相结合,让医务工作者能与患者进行更为直接的沟通、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思政工作在患者至上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多样化、实际化。当下,湖南某医院正在举行“假如我是患者”的活动,这就为建立医患沟通平台、打造和谐医患关系打下了基础,另外举行诸如“服务患者”主题演讲比赛、设置专门的意见征集日等活动,都是在和谐医患关系下思政工作切实可行的新路径。
2.加强医院和谐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思政软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简单的硬件建设,它是医院本身道德水平、服务水平的内在涵养象征。新时期医院的思政工作应提倡一种医患和谐文化的构建。这就要求医院的职工要有集体荣誉意识,在利益冲突的过程中能够从大局着想,服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构建和谐文化思政工作者要注重医患和谐、部门和谐以及上下级之间和谐三个方面,其中以医患和谐最为重要。最后在党、政、工三方齐抓的局面下,营造一种人人都愿意并乐意为患者服务的全院新风气。
3.营建和谐医患关系氛围,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当今社会屡屡出现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信任,患者对医院存在抵触感。解决信任度和满意度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培养员工的服务态度。公立医院更应该以服务为中心,恪守患者至上的职业操守,努力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医院思政工作者应努力协调医生和患者关系,通过具体的宣传活动搭建服务新平台。目前湘潭市一院举办的“创建无烟医院”活动,直接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此外还可以开展诸如“医生道德模范评比”“医生道德承诺标语”等活动,让患者亲身感受到医院的服务热情,并通过医生的言行来消除隔阂,建立医患之间高度的信任感,创造医患和谐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