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姨,你看!我的金鱼又长大了。”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护士办公室里,一名患白血病的小女孩津津有味地欣赏着玻璃缸里的两条小金鱼,还不时粘着护士长陈静,就如同护士长女儿一样,跟着她跑这跑那,还帮助护士长安慰其他因痛苦而呻吟的病人,这些“大病人”见到这个“开心果”,病痛都减轻了很多。小女孩与疾病抗争的精神在病房传开后,大家都以她为榜样,人人都为她坚起大拇指,妈妈多次催促她回去,她总是说“再玩一会儿”,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是女孩第16次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出院的情景。这次她住院46天,又一次收获了46天的快乐,也收获了突破性的康复。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晗晗,今年8岁,这两条金鱼是她在2014年“六一” 儿童节从家里带来的,这也是她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女孩生病,苦苦4年求医路
2012年5月8日,4岁女孩晗晗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2年5月至10月,求医到湘雅附二医院治疗近半年,花费近10万元。因经济开销太大、承受不起,以及生活不方便等各种原因,于当年11月份转回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血液内科治疗。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至今住院达16次,花去医疗费约20万元。
4年苦苦求医路,晗晗的妈妈悲喜交加。 悲的是,3年前晗晗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饱受疾病折磨,家里债台高筑,未来的路还不知会怎么样;喜的是,3年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血液科的医护人员给了晗晗亲人般的关爱和呵护,女儿与医生、护士配合很好,相处很亲密,目前疗效很好,治愈在望。
晗晗妈妈是湘潭市岳塘区书院路街道阳塘社区人,几年前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晗晗爸爸,结婚后租住在湘潭市岳塘区建设南路电缆家属区。女儿晗晗4岁时被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家人原本宁静的生活完全被打乱。妈妈每天围着晗晗转,爸爸则外出打工挣钱,年迈的外公外婆也不得不拖着病体在市区找活儿干,聊以贴补家用。
关爱病人, 护士主动“讨打”
晗晗由于长时间注射化疗药物,血管逐渐硬化,扎针成了护士们非常头疼的事,每次几个护士扎大半天都难以成功。为了让晗晗本能地发泄一下,减轻扎针带来的痛苦,护士们总是动员她打“坏阿姨”。2014年4月份,在护士长陈静的带领下,肾内、血液科几位护士自发捐款2000多元,给晗晗购置了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简称:PICC管)。将这种管子固定在晗晗手臂血管里,半年换一次,免去了每次扎针的痛苦。
自2013年5月份以来,晗晗每隔一段时间要接受一次腰部穿刺手术。其实手术时间只要半个小时左右,但由于疼痛,晗晗的恐惧感一次次增强。平时天真活波的她,只要一进手术室就撕心裂肺地哭喊、挣扎。几个医护人员轮番给她讲故事,想方设法逗她,累得满头大汗,但她总是会本能地反抗 。每次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手术。
晗晗的主治医生黄力君女士介绍,目前的治疗方案很明确,效果很好,只要不出现意外,成功的机率非常大。虽然医护人员苦点累点,但只要有疗效就倍感欣慰。
人文医学,病房唱起《生日快乐》歌
晗晗患病4年来,住在医院的时间比在家多,与医生护士阿姨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虽然不要每天住在医院里,但她特别喜欢到医院去,与肾内、血液科的医生护士阿姨们呆在一起。即使出院在家里,隔个两三天便叫妈妈带她去医院看医生护士,遇上医生护士忙,她便看一下就走,还会表现出心甘情愿、心满意足的样子来。尽管做手术时又哭又闹的,但离开手术室,她就变得乖巧活泼起来。2014年“六一”儿童节,护士阿姨们自费买来新衣服和鞋子,为她庆贺节日。
9月12日这天是晗晗的生日,肾内、血液科12位医护人员借来投影仪,播放晗晗近2年来的照片、《生日快乐》歌等,又将病房中挂满气球,并自费买来生日蛋糕、新衣服、布娃娃和画册等礼物 。
下午14时15分,一名护士阿姨拿着布娃娃在晗晗眼前摇晃,似醒非醒的她一见布娃娃就睡意全无,满脸笑容;当见到生日蛋糕,还有新衣服和画册时,更是高兴不已。在《生日快乐》歌声中,晗晗许完心愿,迅速切起蛋糕来。接着,她调皮地把蛋糕涂在阿姨们的脸上。“蛋糕战”结束,自己就美美地吃起蛋糕来。
吃饱之后,晗晗对满屋子的气球更是不肯放过,蹦蹦跳跳,抓了这个抓那个。所有在场的阿姨都以她为中心,陪着她开心地玩。见阿姨们都有些累了,她就静下来一一“册封”最爱美人鱼阿姨 、次爱美人鱼阿姨······阿姨们要上班去了,懂事的晗晗高兴地说,这是她最快乐的生日,谢谢阿姨!
晗晗的妈妈对我们说,她女儿就是这样,“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这里的医护真心对她好,所以她宁呆病房不呆家。”
本文承蒙编辑老师们的厚爱,刊于2015年12月9日在《医院管理论坛报》人文整版(10版)后,《现代护
理报》于2015年12月10日人文版(10版)整版转载,真是太令人感动,在此一并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