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越界,底线必须坚守。”这是2013年年初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在央视播出的一则廉政公益广告中的台词,“每打出一个球,眼睛始终要盯着底线。只有正确判断,坚守底线,才能守住胜利。在人生的赛场上,也有需要盯住的底线。球出界了,丢掉的一分还可以拼回来。做人做事,越过了底线,失去的也许永远无法挽回。”
守住底线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守住了底线,就守住了现实,也守住了未来;守不住底线,就会防线失守,溃不成军,从而导致人生“战役”的全局失利。在工作岗位上,面临的考验很多,有能否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考验,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考验,有庸俗风气潜规则的考验,等等。“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对复杂的环境、繁重的任务、群众的期盼,我们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地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自觉接受监督,以积极的态度前瞻风险、防患未然。只有这样,才能不走弯路、不去跌跤,才能直挂云帆、长风破浪。
具体来说,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做人干事要清白。“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于谦写的著名的《石灰吟》,于谦为官清正廉洁,曾平反冤案、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只有清清白白,才能坦坦荡荡。在社会处于变革发展和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今天,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不再笃守诚信,反而追求锦衣玉食、纸醉金迷、朝歌夜弦,进而腐化堕落、贪污受贿、违法违纪。比如,雷政富、单增德等人,由于受不良生活作风诱惑而跌入谷底;李达球、王素毅等人。因抵制不住巨额金钱财物的诱惑而走进腐败深渊,他们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党员干部清清白白做人,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作为党员干部,我一直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工作与生活作风,对自己从严从实从细要求,坚定地守住底线,坚定地清白做人。
二是接受监督要自觉。“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于身”。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首先要正确认识监督。党员干部手中有一定权力,权力不见阳光就会滋生细菌,就会变质。监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有了监督,就可以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锁”。如果排斥监督,一意孤行,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则悔之晚矣。其次要敢于接受监督。接受监督难免会碰到“痛处”,自己可能不那么舒服,这就需要有一心为公的勇气,有广泛纳谏的胸怀。把自己的言行暴露在公众之下,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监督,才能听到真话,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自己。还需要善于接受监督。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党员干部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出了问题想捂住很难,只有主动接受监督,该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开,本着实事求是、为民负责的态度予以正确引导,方能为我们的事业不断增添正能量。
三是访朋交友要有道。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党员干部也有正常的社会交往,但如何对待社会交往、与什么人交往,都需要认真把握。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交往问题上应有更加审慎的态度、更加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交友、滥交友,更不能把人际交往异化为酒肉关系、交换关系和金钱关系。交好友,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正如陈毅所言,“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反之,交友不慎,则可能是互相利用、互相攻击、尔虞我诈,甚至被拉下水,最终追悔莫及。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某大款形容他与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型的胡长清的关系就是——“游鱼贪食,钓者诱之;人皆为鱼,我则钓者。”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注意精华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抵制饭来就吃、酒来就喝、事来就办的歪风邪气,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特别是对那些千方百计套近乎、拉关系、送好处的人,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为所动、不为所用。
严以律己,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官箴》曰:“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党员干部唯有从严要求自身,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以优秀的党风促进政风,带动民风,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