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晚七点半,湘潭市雨湖区坪正路社区街道热闹非凡,一居民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胡艳娟的指导下, 跪在一个模特人型身旁进行紧张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附近居民将现场团团围住,一探究竟。
当日晚上7点钟左右,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发展部联合急诊科一行四人来到坪正路关圣殿广场,为这里的居民朋友普及急救知识,演练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术。现场胡艳娟教授为居民们介绍了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模拟演练。胡教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分析,让现场居民了解了急救知识,带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现场模拟,胡艳娟教授手把手指导居民们进行心脏复苏,一要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大声呼叫对方,如无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二要判断有无胸廓起伏;三要判断颈部大动脉处有无脉搏。如符合施救条件,应先使患者处于平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解开衣物,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与正中线交界处,双手交叉,手指翘起,肘关节伸直,利用腰腹部重力,垂直于地面,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深度为5-6cm,按压过程中手不能离开病人的胸廓,居民们听得聚精会神,跃跃欲试。
据悉,我国每年有50万人心脏骤停,能抢救及时恢复正常人生活的不足1%。如果心肺复苏术能普及到40%-50%,那么每年我国就大约能少去世20多万人。”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胡艳娟介绍,在心脏骤停后,有4-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如在‘黄金期’内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那么就会造成患者脑部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肺复苏并不复杂,一般市民通过我们手把手教,十分钟左右就学会了。胡主任还说,我们的心肺复苏不会只局限在医院里,更多的是要普及全社会,走出医院,走进百姓,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危难之时及时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