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上午十时,住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6号病床的唐先生,因肺部感染,引起“重症肺炎”,致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体内的氧含量减少,而人体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代谢,都离不开氧的参与,唐先生因缺氧,肝、肾等多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出现“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命令,副院长杨杰、成沛玉对救治工作作出周密布署与安排,一直坚守现场,解决救治中的急需问题。
上午十时二十分,相关科室迅速赶赴重症监护室会诊,专家一致认为,病人因肺部重度感染,右肺已经基本失去功能,左肺功能严重受损,必须迅速采用“人工肺”代替“人体肺”实施增氧治疗,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体内二氧化碳。经专家研究,“人工肺”采取V-V模式行体外膜肺(简称:ECMO)技术实施治疗,是将人体代谢后的股静脉血,通过机器增氧后变成动脉血,再注入上颈内静脉,通过心脏泵血注入全身参与代谢。
下午四点多,家属谈话及一切淮备工作就序。副院长成沛玉、院长助理舒鹏飞在现场坐阵指挥;重症医学科正副科主任和护士长以及有关医护、感染科主任彭秀兰、超声科主任石磊、急诊科护士长李意良等全力实施“人工肺”救治,内科片护士长彭鲜艳、院感科副科长李辉到现场协助救治;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的努力,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70%,上升到治疗后的95%以上,增氧治疗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该病人来自湘潭县,今年36岁,平素身体健康,此次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全身关节酸痛,发病前一天去菜市场购买活鸡、宰杀、并食用,经检查被诊断为:重症甲型流感。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成沛玉到床前看望病人。
治疗前病人家属谈话。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舒鹏飞到床前看望病人。
实施“人工肺”增氧治疗前淮备中。
实施“人工肺”增氧治疗过程中。
“人工肺”增氧治疗有关工作商量。
实施“人工肺”增氧治疗过程中。
“人工肺”增氧治疗操作步步为营。
实施“人工肺”增氧治疗过程中。
股静脉成功接通。
彩超精淮定位。
颈内静脉成功接通。
彩超精淮定位。
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了。
彩超整体精淮定位。
专家们在注视着生命体征变化。
成功实施“人工肺”增氧治疗全体医护。
参与“人工肺”增氧治疗全体医护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