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精业六十年,创新济世一甲子。
十月莲城,秋风送爽,景色怡人。 2018年10月20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流涌动,电子横幅屏闪现着一条条的祝福标语,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的微笑。在国家投入部分资金兴建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楼13层学术报告大厅里音乐环绕,灯光璀璨,主席台上的大型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院庆宣传片、医院领导和职工的祝福视频,处处充满着生日庆典的喜庆氛围。
上午8时,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南华大学二届三次附属医院联席会议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院学术报告大厅隆重举行。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龙开超;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阳建民;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刘永珍;南华、社会各界的友人,以及医院的历任领导、劳动模范及老专家们和部分中层干部。
大会由医院党委书记杜君主持;院长代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致欢迎辞,他向出席纪念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历任院领导、前辈及全院干部职工表示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医院发展的社会各界领导和朋友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刘院长在致辞中说:“一个甲子,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而于一医人来说,却是一段弥足珍贵、成就辉煌的奋进历程。60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始建时的“工人医院”,到二甲医院、三级医院、三甲医院,几代一医人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医院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学科建设,医、教、研、培全面发展,医院现在40个临床学科、10个医技学科;其中省市级重点专科19个,肿瘤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等科室成为我院亮丽的名片。健全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职工与患者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全省三级综合医院第一名。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组建一医健康集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着力构建“1+N”战略布局,目前一医集团共有成员单位18家,基本实现了集团内业务、技术、设备、人才和服务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为湘潭医改的排头兵。”
他表示,新时代的一医人将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用行动和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用温馨的服务和先进的设备,把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辐射长株潭地区最具魅力的区域医疗中心,为健康湖南谱写新的华章!
接着,南华大学副校长、衡阳医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姜志胜致辞。
湘潭市副市长刘永珍代表湘潭市委、市政府表示了热烈祝贺,他希望市一医院作为新晋“三甲”综合性医院,能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在统筹推进新医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构建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龙开超代表湖南省卫计委,向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迎来60周年华诞以及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向南华大学附属医院联席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对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发扬艰苦奋斗、救死扶伤的精神,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明确和坚定自己的办院方针、办院宗旨和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的诊疗设备,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用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表示赞赏。他希望全院干部职工,借六十周年院庆及成功创建“三甲”的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打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的底线意识和专科能力建设的发展意识,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和科研创新水平,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推动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康湖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各位代表在住培楼下合影留念。
陈国强院士和当年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苏慧英相拥合影
9时15分,中国科学院陈国强院士闪耀登场,作了题为《医学的诗和远方》讲座。陈国强,出生于湖南攸县,是中国著名的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国强院士是带着情怀来参加这次盛会的,早在1984年,刚刚在衡阳医学院读完4年医学理论知识的他来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实习,是这里的老师们让他开始了一个医生的生涯,至今他对指导带教过他的老师都有很深刻的记忆,苏慧英、李仁桂、冯辉等,他依然非常尊敬。
扬名于科学、教育和医学界,陈国强院士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成长、奋斗的历程。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湖南省卫计委龙开超副主任主讲《如何当一名好医生》
上午的开幕式和论坛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台上主讲者慷慨激昂,台下观众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