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具有湖南特色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范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参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7月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卫计委联合下发了《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与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湘科发(2017)110号]。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以提高我省临床医疗水平为宗旨,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联合攻关、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的高水平、开放式科研平台。按照我省疾病防控战略需求整体规划,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布局建设中心,并联合各级医疗机构建设覆盖全省主要地区的协同创新网络。为更好地支撑协同创新网络建设,选择部分临床技术转化应用能力突出的地市级骨干医院,组建湖南省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基地是临床医疗技术协同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是中心的有益补充。 为了推动我院肿瘤病理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肿瘤病理学科向省科技厅申报了“肿瘤病理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经过形式审查、能力评估、综合评审,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听取申报单位汇报答辩,重点从依托单位的临床研究或应用的能力、水平和条件等工作基础情况,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情况进行综合判定。2019年11月13日,“湖南省病理诊断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现场评审会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由湖南省科技厅调研员段爱珍、主任科员李凯带队,组织湘雅医院和儿童医院的3名专家进行现场考察与评审,湘潭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成晓红、社发科科长王芳陪同考察。专家组听取了基地负责人的汇报,进行了现场质询并参观了基地,对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到医院看病,主要是围绕“诊断”和“治疗”来进行,淮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最后一关,对肿瘤手术方式、用药选择和预后判断都有重大影响,病理学科在医院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满足本市和周边地市医院的临床需要,2013年,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标淮,建设了规范的病理学科,拥有全省一流的病理实验室,使用面积1000平米,设置了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建立了湘潭市医卫系统第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了临床医疗技术推广网络,近5年科研设备投入600余万。基地面向重大临床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精淮病理诊断为基础,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
基地负责人吴勇军教授是湖南省临床病理学科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是医院肿瘤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病理学组委员,湖南省病理学会常委,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60余篇,主译和参编专著多部。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过省、市科技进步奖。
作者:曾长
编辑:殷成
审核:黄劼 吴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