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起大学生在急救方面的重视,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急救与互救能力。2020年10月10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湖南工程学院如期举行了第十一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公共卫生应急防范。湖南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军林、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湘潭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赵文著精彩致辞,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胡艳娟宣读《第十一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倡议书》。来自湖南工程学院的6000多名新生参加了此次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团队利用多种形式详细讲解毒蛇咬伤、气道异物、心跳骤停等情况的紧急处理和相关急救知识。诙谐、幽默的情景剧《千古传奇话蛇伤》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知晓了毒蛇咬伤后如何正确处理,如何分辨毒蛇种类。随后医护人员在现场演示气管异物梗阻急救法以及徒手心肺复苏术。学生们在急诊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现场进行了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练习,学习了急性气道梗阻的解除方法等,现场培训环节,同学们非常积极参与,并表示此次活动实用性很强,自己受益匪浅。通过实践,掌握了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同时具备了现场急救人人参与的初步急救意识。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胡艳娟介绍说:全球每年因为电击、溺水、车祸、某些疾病引起“心跳、呼吸”停止后,各类意外事故致死人数达到350万人之多,都是医务工作者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而导致。大量医学实例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一半人能被救活;4至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因此,把握住这宝贵的10分钟进行“心肺复苏”,就可以为患者争取生命。尤其有关数据表明,国外普通人对“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的掌握,已达25%~70%,而在中国大众中,掌握率不足1%,所以,为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技术是项至关重要,且任重而道远。
全国“急救白金十分钟”湘潭站活动现场
湖南工程学院新生认真练习心肺复苏
全国“急救白金十分钟”湘潭站活动工作人员
作者:李意良、王珍
编辑:段斌
审核:胡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