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风和日丽,我们在湘潭高新区双马街道吉安路社区“板凳妈妈”敬老院,见到了今年64岁的全国道德模范许月华,她正与老人们谈笑风生。
许月华对我们说:我在12岁时就没了双腿,人生的道路比正常人曲折,一路走来遇到过无数的贵人,一直装在我心中。7年前,我又因“晚期肺癌”住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在数十次的住院期间,得到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尤其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心治疗,让我至今仍能健康快乐地活着;特别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病理学专家吴勇军的仁心大爱,令我万分感动、终生不忘。
他对她既同情更钦佩
许月华195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板塘乡,1岁时失去父亲,12岁时失去母亲,在失去母亲不久的1968年4月22日,她为了谋生计,跑到铁路上捡煤渣,被一列从背后驶来的火车碾碎双腿。18岁那年被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但她自强不息,半个月后就向院长提出要帮着照看小孩,成了一名不拿薪酬的编外保育员。她用一颗感恩的心,给予福利院138个孩子母爱,用两条小板凳在福利院行走了37年,用坏了40多条小板凳。当这些孩子离开福利院时,在履历表“母亲”一栏里,填写的是同一个名字“许月华”。许月华自幼失去双亲,双腿不幸高位截肢,只能依靠两条小板凳艰难“行走”。但凭借感恩、坚强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在40余年里,她一直用心呵护着湘潭市福利院的138个孩子,给予他们无私的母爱。许月华由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板凳妈妈”。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传遍了大江南北,感动了万千心灵。这些年,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得民政部最高荣誉“孺子牛奖”。
吴勇军是许月华的老朋友,早在2011年便与她相识。吴勇军对她很同情,但更多的是钦佩,“自身残疾,却照顾那么多孩子,真了不起!”
因反复头晕、头痛,2013年12月9日,陪伴身患肺癌的爱人住院治疗的许月华也住进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经CT查出肺囊肿。得知情况后,身为病理学家的吴勇军陷入沉思,“成人肺囊肿很少见,莫非是肺癌?必须进一步检查确诊。”吴勇军立即组织该院内科、外科和放射科专家多学科会诊。仅3天,他联合湘雅附二医院通过活检(支气管镜下取块小组织做病理检查)确诊,许月华患的是肺癌晚期。结果让人震惊,许月华遇到人生最大的坎。
他帮她争取健康帮扶
许月华高位截肢,行动不便。丈夫赖子元2011年就查出晚期肺癌,尚在接受治疗。当时,她唯一的儿子正在非洲马里执行维和任务,家里已无依靠。自从丈夫生病住院后,许月华一家就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这回,许月华也病了,而且还是大病,这个家庭更加艰难。自己和丈夫双双住院,谁来照料?高昂的医疗费从哪来?家里的事谁来打理?许月华愁坏了,但她没有写在脸上,也没告诉儿子,而是默默忍受。了解许月华的吴勇军并没直接把肺癌的结果告诉她,只说是肺肿瘤,要她积极配合治疗。私下里,吴勇军向院里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医院高度重视,根据许月华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她列为医院健康帮扶的对象。组织多轮专家讨论后,认为先实施手术才是最好的帮扶措施。
许月华对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分信任,希望在该院进行手术。但院方认为该院胸外科条件有限,最好能到胸外科实力更强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手术,并安排对湘雅二医院最为熟悉的吴勇军与对方联系。吴勇军一方面在院内为许月华做积极的术前淮备,另一方面抓紧联系湘雅二医院……2014年1月14日下班后,吴勇军与湘潭市一医院肿瘤专科医护人员一道,将许月华安全送达湘雅二医院,住在心胸外科6号病床。
身在长沙,许月华的心还在湘潭,她牵挂着化疗后独自待在家中的丈夫赖子元。吴勇军读懂了她的心思,在返回湘潭的途中,将救护车直接开到许月华家,简单为赖子元收拾了日用品,便扶着他登上救护车。当晚10时30分,赖子元住进湘潭市一医院肿瘤内科。护士长李湘辉说:“请吴院长放心,赖师傅的生活由我们科室来照顾。”吴勇军这才走出病房,拨通许月华的电话,告知她已经妥当安排,要她安心接受治疗。忙完这些已是深夜23时,吴勇军这才想起,还没来得及吃晚饭。他面带愧意地对同事们说:“对不起了,我请大家吃宵夜去吧!”
他给她安排专职护理
考虑到许月华行动不便,吴勇军建议湘潭市一医院安排一名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会照顾人的护士随同陪护,照顾许月华的饮食起居。经过认真挑选,责任落在了肿瘤内科优秀护士谭畅身上,接到任务的她第二天刚出夜班。谭畅二话没说,立马跟车到了长沙,专职护理许月华。
护理是累人的活。护理许月华这样的高位肢残病人,自然更加辛苦。术前,要背着她跑上跑下做各种检查,适时观察她的心理变化,陪她聊天、散步,释放压力;术后,要每2个小时为她翻身或接屎尿;当她疼痛难忍时,要一边安慰一边给她做按摩,让她感觉舒服;白天,要帮她接待来访者,协调同一病房的病友关系,还要担心媒体采访影响她的休息和治疗;晚上,要为她守夜,随时应答和料理。有时,屎尿溅到谭畅的手上和身上,谭畅也不宜吭声。肺叶切除的许月华,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喉咙经常上火。谭畅自掏腰包,为她买来菊花泡水喝。
担任专职护理10多天里,谭畅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足足瘦了22斤。许月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逢人便夸谭畅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培养出来的好护士、病人的贴心人。在2014年“5.12”护士节这天,许月华买来鲜花专程来到医院,献给护士谭畅,表达感激之情。
他为她精淮确诊病情
吴勇军心里一直牵挂着许月华。2014年1月18日正值休息日,一大早,他唤上宣传科科长殷成、副科长段斌,来到赖子元的病床前,用像机录下他的生活与治疗实况,并笑着要他给老伴讲几句最贴心的话。在吴勇军的引导下,不善言谈的赖子元对着镜头向许月华留下了甜言蜜语。随后,吴勇军开着私家车赶到长沙,专程看望了许月华,把录下的视频放给她看,打消她的后顾之忧。忙完这些,吴勇军径直去了湘雅二医院病理科,调出许月华的病理资料仔细察看,发现诊断有出入,许月华患的可能是预后相对较好的腺样囊性癌。遂邀湘雅二医院病理科李主任一起观看,李主任同意他的意见。两人商议,一同参加医院的术前讨论。
1月22日上午,吴勇军再次赶到湘雅二医院,参加许月华的术前讨论,将诊断意见向临床做了反馈。吴勇军先从病理学的角度介绍了腺样囊性癌这一在肺部罕见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这种癌在肺部发生率极低,从有限的报道来看,是一种伴有晚期转移的多次复发性肿瘤,生存期需要通过长期(10-15年)随访观察。因为很难了解肿瘤明确的边界,患者易于局部复发,所以当第一次手术时推荐通过冷冻切片分析切缘。考虑她患的是一种预后相对较好的肿瘤,手术范围可以缩小,建议做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作进一步确诊。
他为她录下“临终留言”
中午讨论结束后,吴勇军立马赶回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加班工作。下午时分,他接到许月华打来的电话,“我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了,也许就此离开人世。我放心不下丈夫,还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吴院长、廖英等朋友说……”
临近下午下班时,吴勇军吩咐殷成带上录像机、段斌带上照相机,邀上湘潭日报记者廖英,当天再度赶到湘雅二医院,来到许月华的病房。在病房的走廊拐角处,许月华作了“临终留言”。
许月华流着泪说:“如果没有廖英记者的宣传报道,我只会是一个普通的残疾人,永远在社会底层挣扎,一辈子受人歧视。如果没有吴院长的帮助,我和丈夫的病不知如何治疗,生活也不知是个什么样。今晚我很高兴,把要说的心里话都录下来,送给关心我的领导、朋友和家人。即使明天躺下不再起来,我也没有遗憾了!”
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总是令人伤感。许月华的一席话,让一旁的吴勇军眼眶也湿润了。他默默地祈祷,但愿许大姐能够顺利闯过明天的手术,挺过人生的难关。那一夜,吴勇军几乎彻夜无眠。
他陪她闯过手术难关
1月23日上午,吴勇军与湘潭市民政局、许月华所在福利院领导,参与了许月华的术前谈话。许月华是高位截肢的残疾人,术前检查肺功能也异于常人,她肿瘤的位置靠近大血管,麻醉插管、麻药用量都与正常人不一样……熟悉情况的吴勇军十分担心。手术进行时,他安排随行的几名同事,一部分守在许月华手术间门口,便于手术室有情况随时联系。自己则守在病理科,焦急地等待手术进展情况、等待标本下台。2小时后,手术标本送到了病理科,快速切片的结果证实了吴勇军的判断,许月华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腺样囊性癌”,预后比其他肺癌要好。淮确的诊断为手术及术后的治疗都指明了方向。
1月26日,术后的许月华身体慢慢恢复,痛觉慢慢退去。她正式向医生申请,要回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这引起媒体记者浓厚的采访兴趣。
1月28日,吴勇军率领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利用午休时间把许月华接回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病人、尤其是肺部手术的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接回许月华,吴勇军立马感到很大的压力。为此,他曾狠狠地批评过违反围术期管理要求的护理人员。
他为她节省治疗费用
病人术后的康复治疗及后期治疗,是预后的关键。为了让许月华得到最好的治疗,吴勇军力排众议。在他的建议下,医院请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权威的肿瘤内科专家周立强教授、放疗专家冯勤付教授。肺部腺样囊性癌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附加放射治疗,特别是直线加速器。预后不良与诊断时肿瘤的分期、阳性切缘和实性细胞生长方式有关。吴勇军认真观察过病理标本和切片,看到肿瘤并没有侵犯气管壁的全层,也没有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也没有累及。
鉴于肿瘤生物学行为不是太恶,许月华的经济状况又不太好,经综合考虑,吴勇军提出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专家们认真讨论后,认为治疗要考虑性价比,采用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案,对许月华来说是合适的,可避免后期的过度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在后续的治疗中,有专家私自建议给许月华进行生物治疗。知道情况后,吴勇军立即予以阻止。稍后的魏则西事情,让生物治疗被叫停,许月华也减少了花费。
他陪她在病房吃团年饭
吴勇军常说,健康帮扶是项全方位的工作,尤其对许月华这位令人敬重的全国道德模范,我们更应该用医者仁心,全心全意去帮扶,做到“常常去关怀,总是去安慰”。
2014年1月30日,农历除夕,许月华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做了术后首次化疗。此时,她的儿子仍远在非洲参加维和。为了让夫妇俩过个热闹年,吴勇军放弃休假,把团年饭安排到了医院肿瘤外科病房。他带领医护人员,在病房与许月华老俩口团年饭。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感受着浓浓温情,许月华笑着说:“市一医院就是我的家,这里的医护人员就像我的家人。我很幸福!”
在许月华及爱人住院期间,考虑老两口出行不便,吴勇军每两月上门随诊1次,亲自上门接送入院和出院10余次;常规性组织医护人员上门随诊、搞卫生、做家务……吴勇军还联系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许月华的病况,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发起爱心募捐,为她筹集医疗费,缓解经济压力。吴勇军认为,像许妈妈这样一位有爱心并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人,正是值得我们去关爱和帮助的对象,不能让她流了汗水再流泪水。
他对她的帮扶还在路上
央视记者赵喜在采访时说,许月华从12岁开始靠两条小板凳自强地生活到今天,这已经很不易了。更别说她工作了37年,哺育138名孤儿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王晓琴说:“许妈妈虽然没有双腿,但她比我们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她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省政协委员汪涵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像帮扶许妈妈的医护一样,走在爱的道路上。”
出院后,许月华在家休养,逐渐康复。2015年4月,她接手湘潭高新区双马街道吉安路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并命名为“板凳妈妈敬老院”,继续传递她的爱心。她平时要照顾这里的老人,有时也会去福利院看孩子。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吴勇军很喜欢的一句话。他为自己是一名医生而自豪,也为自己能连续两届当选市政协委员而感到光荣。如今,吴勇军对许月华的帮扶仍在继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位湘潭市医卫名家、优秀政协委员始终与“板凳妈妈”心连心!
许月华虽因家境贫寒,没上过一天学,但她每次遇上儿子打电话回来拉家常时,从不向儿子透露半点不好的消息,总是鼓励儿子安心在部队工作,争取立功受奖,报答社会上好心人;许月华在住院期间,总是把阳光播洒在病房,哪里有痛苦的呻吟声,她就去哪里安慰,凡经许月华开导过的病友,都如同变了一个人,充满了战胜病魔的勇气,湘潭市第一民医院聘为辅导员。而她在荣誉面前总是说,其实我没那么伟大,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为可怜的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全国道德模范“板凳妈妈”许月华坚定地说:我只要心存感恩,浑身就充满力量,感恩于党和人民、感恩于社会和家庭、感恩于兄弟姐妹和朋友,感恩于社会各界的关爱,心胸就会宽广,生活就会增添快乐。我的快乐,就是感恩于他一次次奔走于长沙和湘潭,一句句贴心问候,一趟趟上门随诊,从病情确诊到手术治疗,从住院护理到后期治疗,从发动募捐到日常帮扶,7年多来,吴勇军和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顽强地战胜病魔,笑对人生。
吴勇军(右一)与许月华夫妇(右二、右三)在病房吃年夜饭
吴勇军(左一)来到许月华家进行慰问、促膝谈心
吴勇军对许月华的帮扶惊动央视记者
吴勇军(右二)午休时间到湘雅接许月华出院
吴勇军与许月华分享可能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