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原主任、湘潭市知名老中医、中医副主任医师于2020年5月31日去世,享年82岁。
楚中鑫生于1939年1月,湖南湘潭人,汉族。他于1957年11月至1959年7月在湘潭市中医学习班学习,1959年8月至1979年11月分配在湘潭市岳塘区医院南工作,任中医科医生;1979年12月参加全国中医选拔考试被录取转干,由省卫生厅分配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任中医科医师;1982年12月至1988年8月先后任中医主治医师、中医副主任医师;1984年11月担任中医科主任,1999年1月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退休。
楚老中医为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病房的筹建、中医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中医业务精湛,对病人一视同仁、精心诊治,疗效显著,深受病人爱戴,他的诊室门口病人常常排着长长的队伍。他退休后,依然为广大病友服务,不辞辛劳。
我曾经在中医科工作数年,目睹楚中医的风范,言传身教之下受益良多。没有想到楚老中医磕然长逝,内心非常悲痛。在此刊发老作家谭菊圣于2006年采写楚中鑫的一篇文章和我拍摄楚老中医的几张照片,在此发表,以致怀念。
杏林奇葩
——专访市一医院教授、著名中医主任医师楚中鑫
·谭菊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昔日我登上泰山之巅,顿感天下之博大;今天采访楚中鑫医师,方知人间确有良医,杏林璀璨夺目,奇葩竟相怒放。
——题记
初夏的一天,我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著名的楚中鑫医师。眼前这位年近70的名老中医满头银发,不就象从医50年来编织的银色光环吗!满脸纹痕,不就是半个世纪风雨拼博的印记吗!他不愧是德艺双馨的好医师,杏林一朵绽放的奇葩!
一次特遇 他选择“天使”职业
20世纪50年代末,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楚中鑫因为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被称之为“根不正,苗不红”,处处倍受冷落,读大学、参军、招干都与他擦肩而过。眼看“仕途”无望,他痛苦过,沮丧过。父亲是一名中医师,面对残酷的现实,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医院是一块“净地”,可以净化心灵,与世无争。希望儿子将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医学书”,以便秉承父业。时年20的楚中鑫,懂事,要强。也逐渐领悟了父亲话语中的真谛与希翼,决心与中医结缘,当一名白衣天使,为民治病,拯救生命。195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湘潭中医学习班,那是当时湘潭培养中医师的摇篮,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两年后,楚中鑫分配到岳塘卫生院,开始了中医生涯。1980年组织上将他以优秀人才选调到市一医院,至今已26个春秋。光阴任冉,斗转星移。楚中鑫医师担任过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市中医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1995年被授予“湘潭市名老中医”殊荣,1998年载入“湖南省名人志”。成为著名的擅长中医内、儿、妇科及疑难症诊治专家。
一手精艺 他救治无数患者
楚中鑫医师观念新颖,学术精深,知识渊博。他认为,作为一名称职的中医师,理念上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墨守成规,否则就会停滞不前。不但要精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医著,也要熟读现代《中药学》、《方剂学》,还要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学》,注意浏览高等院校医学教材和中医学刊物。在学习和运用现代医学知识中,注重中西合璧,古今相融,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能恰到好处地将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实现疗效的最优化。
在谈到中医诊疗时,这位专家说:“诊断时诊察要细心,处方要慎重,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也就是常言所说:对症者一口汤,不对症者用筐装。”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真是字重千斤,掷地有声。
楚医师从医50年,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每天平均接待门诊病人70多号,最多时达100余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它的后面,隐藏着他的苦与累,也映衬出众多患者对他的信赖。听着楚医师述说着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病例,记者仿佛看到一双双殷切期望的眼神和病愈后充满泪花和感激之情的双眸……
一位40多岁的胡姓患者,因患肠癌作了手术之后,静脉血栓引发左下肢肿得厉害,采用溶栓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医院邀请楚医师会诊,他仔细诊断后采取中医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法,患者服用5剂中药后症状明显好转,10余剂后痊愈。
一个7岁男孩正值热天出麻疹,高烧达41度且多日不退,咳嗽并发肺炎,家人十分焦急,慕名来到市一医院,楚医师采用疏风透疹,清热宣肺,解毒利咽方法,小孩仅服5剂两天时间疹痘显露,体温逐渐下降。此时继发口腔溃疡,楚医师适时采取养阴清肺,清胃泻火疗法,8剂中药下肚,病儿竟奇迹般地痊愈。
一位29岁的王姓女患者,结婚多年未孕,经人介绍找到市一医院,楚医师采用调经益肾促卵方法,很快使这位患者受孕,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无独有偶,她的妹妹也患上不孕症,也是楚医师这位“送子观音”妙手回春,使她产下一个漂亮聪颖的女孩。今年春节,王姓姐妹各带着4岁的“龙”和2岁的“凤”,专程前往楚医师家拜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6个月早产男婴,体重仅1200克,属于极低体重,出生3个月时突然脸色苍白,手脚冰凉,呼吸急促,在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抢救,无明显好转,却已花费7万多元,残酷的现实使得家人淮备放弃治疗。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经人介绍将楚医师接去长沙,专为病婴诊治。他采取宣肺散寒,降气平喘方法,一个月后病情大为好转。以后定期送来湘潭看病,实施益气固卫,健脾化痰方法,几个回合后,小孩得以痊愈。全家特别高兴,父母特意带着这个名叫张野的小孩从长沙赶到湘潭,咿呀地叫道:“谢谢楚爷爷!”
一颗仁心 他赢得众口赞誉
80年代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因资金缺乏,只有门诊却无住院病房。楚中鑫医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决心募集资金而四处活动,劝同事解囊相助,上政府找市长,不辞劳苦终于筹集到18万元,此举也深深打动了医院领导的心,1987年,中医病房终于建成了。望着这崭新的病房,人们不禁止向这位仁者投以敬佩的目光。
如今楚中鑫医师已近70高龄,但仍每天坚持看病,从无间断。“您老这么大年纪,本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可还这样拼命干,图个什么?”记者好奇地问道。他笑了笑,说:“我对自己看中的事业不想放弃,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再说,市一医院创‘三甲’还要我出力。”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这位专家的心声,也展示出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如今这位思路敏捷、精神矍铄的名老中医,每天看病30余号,长沙、株洲、宁乡,湘乡等地病人慕名而至。
有人说,重金下面必有勇士。金钱,对于楚医师来说,并无多大诱惑力。外地有家医院月出高薪3000元聘请他不动心。本市有家诊所承诺只要他坐一天,挂个牌子,200元一分不少,他仍无动于衷。因为,市一医院还需要他,这里的病人还需要他。楚医师认为:医者德为先,救人义为上。济世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一颗仁心,那就是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
冷眼视浮华,冰清守自身。祝愿楚中鑫医师再接再厉,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同时多保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