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上午,今年69岁、家住湖南省攸县农村的刘女士,委托其在外工作的儿子,在出院后的第26天,专程将一面绣有“医术精湛,妙手仁心”字样的锦旗,送给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主任许放华,并激动地说:我母亲出院回家后,目前病情稳定,她一再叮嘱,一定要将这面精心制作的锦旗送到心内一科病房,好好地感谢心内一科全体医生护士对她的救命之恩及精心诊治。
刘女士的儿子介绍说:他的母亲于2019年上半年起,即感觉到胸闷、胸痛,最初认为这只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而已,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故然也没上医院去做检查。但在2020年春节过后,这些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直至今年5月3日感觉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实在不放心再拖了,就赶紧把母亲送到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专科住院治疗。
病人入住心内一科后,当天就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心脏上的3根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其中,左主干尾部狭窄80%,左前降支开口及近段狭窄达99%,回旋支狭窄95%,右冠狭窄90%。如此糟糕的冠脉血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而危及生命。于是,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植入支架开通血管,以防不测。
5月5日上午,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的刘女士躺在手术台上。但她怎么也没想到死神在一步步逼近。主刀的副主任医师周诗波正在淮备实施手术操作时,病人突然抽搐、呕吐,随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周诗波心里明白:病人突发心脏骤停,应该是左主干不稳定斑块破裂脱落、导致前降支、回旋支急性闭塞,经快速冠脉造影,证实了他的判断。这种情况下的病人,生命极其危急,往往时间就是生命。
抢救在紧张有序中进行,幽闭寂静的导管室,顿时横溢着窒息。除颤、心肺复苏、清理气道、气管插管等多项抢救一同用上;心导室专家周诗波和鲁邦福沉着应战,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通过外鞘送进血管,顺利完成导丝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多项操作,随着导丝开通闭塞病变处血流、心跳呼吸恢复,血压逐渐上升,当病人发出“哎哟”的呻吟声时,手术医生才松了一口气,笼罩在导管室的紧张焦虑气氛瞬间化解。
当同事们向主刀医师周诗波表示祝贺时,他说:手术的成功,是介入团队的功劳,大家的共同努力;本人所完成的点滴工作,也是得益于湖南介入大师胡信群教授和广东省心研所、全球介入大师第一人的张斌教授两位恩师的言传身教;我所专攻左主干病变、冠脉内高速旋磨、CTO介入等高难度手术的一点收获,就是面对刘女士这种突发情况,能凭着对造影图像的记忆,闲熟地操作导丝方向,快速将导丝通过闭塞血管、打通血流而圆满完成手术。
病人获救后,安全回到心内科危重症监护室,但血压仍不稳定、胸闷胸痛、频繁呕吐。因发生过心脏骤停,引起了强烈的应激反应,使病人及家属感到极度的恐慌和焦虑。科主任许放华组织科副主任鲁邦福、手术医师周诗波、管床医师胡帅等多次查看病情,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心理疏导、沟通解释在内的全方位治疗方案。这种技术与人文,宏观与精细相结合的治疗策略,让病人很快恢复,术后第8天康复出院。
据了解:像刘女士这种前降支、回旋支同时急性闭塞,临床上很少见,对病人的危害极大,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就已经死亡;即使是在有介入能力的医院,其抢救的难度也相当大。因在无血流情况下,心脏上的血管是不显影的;如果经验不足,有时导丝打通血管的时间就要花去10来分钟,再加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两道工序,30分钟左右做完就算很顺利了。当时,刘女士已经发生心脏骤停,如果不能在数分钟内恢复血流,那么结局只有两种,一是病人救不过来;二是因脑缺血时间长变成植物人,或因心功能严重受损造成机体其他损害。
刘女士的儿子向科主任许放华敬献锦旗
刘女士的儿子与科主任、护士长合影留念
刘女士的儿子与科室医护代表合影留念
周诗波协助恩师张斌进行全国直播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