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急救电话:0731-58669120 或 120
2021
01/15
11:33
发布于
[医院动态]
发布人员:
宣传科 段斌
2021
01/15
11:33
发布于
[医院动态]
发布人员:
宣传科 段斌
分享
五十余载不忘初心
2215


1963年她选择了学医,而今天,这位从医58载,从未离开过临床的她满头银发,她说:选择了学医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更选择了责任,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十分全面地诠释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这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医学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做“逆天救命”的事业。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同时更充分地证明了医学的重要性和它的社会学术地位。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医这条路的艰辛和付出,也可以说你选择了学医相当于你选择了从军,今年新冠病毒的肆虐诠释了我们医护人员参加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医的艰苦,当医师的辛苦,是她这一生中最深的体验。从她进湘雅医学院第一天起,她就将她的职业生涯比作是一场马拉松,在这条蜿蜒曲折的跑道上,这一跑跑了近整整59年。

作为一名医生的她更深深地认识到:金钱的价值在于被人们使用,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被需要。当医生就要被患者所需要,作为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感激及敬佩,这是一种无形的薪酬,这样的薪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为她深深地懂得,面对人生、面对职业、面对挑战,最关重要的是“贵在坚持”,才能永葆对职业的那份外显从容、内有激情,铸就了她的一生。

从进入跑道的第一天起,始终记得当年在湘雅附二医院实习时,带她心内科实习的伍翰超老师的一句评价:“周仕钧,你将来一定是一名好医生!”52年多来,没有辜负老师对她的寄望。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城步苗族自治县当过一年农民,后分配在县人民医院工作。60年代的城步,条件异常艰苦,开门见山,日常的临床工作几乎面对的是各类极其危重的传染病、地方病。“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脑炎、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下班后还经常要出诊,一去就是1-2天,没有路、没有照明,生活物资极其匮乏。1969年6月初6,苗家过半年节,大面积蜂蜜中毒,此次中毒都惊动了中央,省里派了湘雅的医师来支持,她无日无夜地干了四个多月。在城步的五年,其中还有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她身怀早孕,被调至广西十万大山修筑一条通往越南的国防公路,为子弟兵承担医疗任务,每日爬山涉水、开山辟路,直到临产才被调回。

这一年,除了工地的医疗救治,还承担壮、苗、汉少数民族繁重的医疗任务。还为难产的牛接过生、为大山中不少农户的猪治过病。老乡们非常喜欢她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姑娘;战士们非常喜欢她这个地方来的孕妇医生。

这五年是她人生的开始,是她不可多得的经历,也是学校不可能学习得到的精神食粮。尤其令她终生难忘的是她离开城步的那个清晨,小小的城步长途汽车站,挤满了100多人,大家来为她送行。直到今日虽然是40多年了,但当时的情景想起来仍是热泪盈眶、饱含深情。这些难忘的岁月,成为了她日后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的源泉和动力。

1974年3月调到湘潭地区精神病医院工作,面临陌生的专业和特殊的病种、病人,原本思想上非常不情愿,原湘雅医学院院长,我国精神病学奠基人凌敏猷教授的一句话:“仕钧,从事精神病有什么不好?好好学习呀!”他老人家这一句话,给了她学习的动力,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了医院的业务骨干、科室负责人。这五年,她经历了对缺乏有效治疗的精神病人及家人所承受的不幸,在精神、生活、人力、经济、社会舆论上的困难和压力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这种经历常常是用血与泪谱写出来的;这五年,拓宽了她的知识领域及对人生的进一步感悟和认识。进一步锤炼了医疗品格,提升了医疗诊治水平。拓展了专业知识,为日后所从事的神经内科打下了更坚实的临床和理论基础。

1979年3月调入市一医院工作至今,由一名住院医生成长为一名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在一医院的41年,除了自身当好一名医生外,她带领团队从大内科到神经内科经过10余年的学科建设,现已是140张床位,20张床位的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在省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市重点学科。

她认为选择了学医就是选择了终身学习,尤其是医学充满了不确定性。58年来他一直与医学书籍、各类医学杂志相依为伴。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她嘴边的口头禅“书中自由黄金屋”。她近十多年来除参加作为国家一级学会“常委”的她外出参加学习外,其它机会全部给了科里的每一位医生,而她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因为只要你坚持学习就能收获学业上所需要的果实,为你的医学人生奠定基础。每缝休息日,她坚持着雷都打不动的学习并做阅读学习笔记,“博学而后成医”恐怕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作为一名医生,作为健康生态的保卫者,工作一定会有孤独感、寂寞感,从事医学这份职业,既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又是高情感输出行业。一个人的职业坚守是非常需要有一种不断追寻的境界,将它当成一辈子的美好。半个多世纪了她一直将她的工作当成她的生活,它给她带来了快乐与自觉。

作为一名医师更为重要的是对疑难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十七年前,韶山村的一位农民郭xx,因腹胀、消瘦、体重减轻50斤,先后就诊于多家三甲医院,均诊断为腹腔恶性肿瘤,花了近4万元,在某大型三甲医院最后被告知,顶多还能活10天,只好回了韶山,可是10天未死,家里后事一切淮备就绪。患者兄妹6人,经商量后将他送至她所工作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仍无结果,又花去了近7千元。记得那天是她上门诊,肿瘤外科赵某某医生找到她,看完了所有资料,给患者做了体格检查,尤其是详细检查了腹部,有明显揉面感,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裤子根本穿不上。当即她得出结论:是结核性腹膜炎。给患者开了230元抗痨药叫他回去了,告知他按时服药,并告知抗痨药可以去防疫站领取不用花钱,一个月后它腹围消了50%,人开始吃东西,不到3个月他腹水全消。患者得救了,那年的春节,手提一小壶米酒来她家拜年。作为医生的她买了4袋奶粉感谢患者对她的认可并与他共进中餐。

湘潭大学物理系主任方xx,右肺上部有一小病灶,周仕钧医师跟踪了5年,第5年与方教授讲该做手术了,是肺癌了,患者当时并不十分相信,也十分犹豫,将病历资料拿到中山医科大学等多家医院会诊。均不同意该诊断,而她反复向患者说明对该结节的认识,方教授终于同意,在湘雅附二院胸外科做了部分肺叶和病灶切除,结果是两种细胞学改变,即低分化和中分化肺癌。由于发现早,这位老教授健康生存已7年了,现已82岁高龄了。

xx,一位9岁的小女孩,就诊于省、市三家大型三甲医院均被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花去了近8万元,最后被告知患儿已重度残疾可以抱回家。回湘潭后孩子的父母找到了周医生,高烧、 四肢强直、角弓反张、大汗淋漓、极度消瘦,在问病史中她父母为孩子开了MP3放在她右耳旁,此时周医生将MP3从她的右侧移到左侧,孩子的一个眼神让周医生顿时明白孩子神志是清楚的,并详细查阅了三家医院为孩子做的脑电图,均是正常脑电图,追溯病史,患儿5岁开始就有精神症状,当即确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紧张综合征”,花了二千多元重返校园。

湖南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周xx,20岁,因骑摩托车避让汽车时连车带人撞在一颗大树上。中-深昏迷、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颅内多处骨折,已抢救了2天,也将上级医院教授请来会诊。口、鼻、双耳血流个不停病情十分危重,已经输了五千多毫升血,输液量达万多毫升。周仕钧医生是晚上九点多接到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的电话,经详细分析,提出了她的诊疗措施,她想,如果不这样来救治,这孩子就会没了。一定要明确他耳、鼻、口出血的来源是颅内还是颅外,必须做全脑血管造影。但此时此刻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而她却坚定做出决定,安装血管内支架前一定要行脑血管造影,要知道这样一个支架要31万元呀!不搞清楚,盲目去放,因置入支架后要终身服抗凝药物,他才20岁,真是一场硬仗,风险之大,是前所未有,因为这是脑外科的病,她是脑内科医生,担子太重太重,压力太大太大。他们家从长春老家来了十几位亲属,周医生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取得了他们充分理解和信任,造影后不要放支架,当晚不仅节约了31万,更可喜的是后经她精心治疗,这孩子完全恢复,无任何后遗症,重返校园。

38年前市玻璃厂女职工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经她精心治疗,现已68岁。从此他们两家38年来的交往如同亲人,晚辈们的名字都是周医生起的。

52年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52年的从医路,为抢救病人,她有时三天三夜、五天五夜,最长达八天八夜只在家中呆了7个小时,自己心肌都广泛缺血了,但值得的是为这些极其危重的病人挽回了生命。更何况她自己做过5次大手术,腹部缝了25针;送病人去长沙会诊遭遇车祸,双下肢骨折。其实她还是一位患“卵巢癌”的病人,20年前做了盆腔全切,2016年至2019年她经历了7次全麻下手术,2019年7月底还切了肺,她也是一位“病人”。

52年来,她一直坚守着将每一位病人当成是第一位病人,始终坚持每次查房自己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她始终将病人当成她的老师,是他们教会了她怎么当医生,怎样当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温暖的医生。因为所有医学结果,她的临床经历和经验,除了书本知识外都是从病人的体验和痛苦中获取的。她始终认为没有任何理由不履行好一名医生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没有理由在医学专业知识海洋中不努力学习,获取知识。只有这样,作为一名医者才会对生命有敬畏之情,才会对医学专业有崇敬之情。因为医学既是自然科学,又是一门社会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的有机统一。生命同样是一个整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就一名医生的美好人生。

40多年来,承担了不少社会任务,多年担任省、市卫生系列高级、中级职称评委;承担南华大学教学任务五年制神经病学、医学心理学、部分内科学的大课讲授;市内各类危重症救治会诊;市医政、医疗质量检查;二级医院评审;市医疗纠纷、工伤事故鉴定;承担省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计划生育鉴定等等。是市保健核心专家;参与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多年担任市内招工、录干、农转非、湘潭地区征兵体检主检等各项工作。带领的体检团队荣获湖南省军区集体二等功;参加娄底、邵阳等地区上千名病残儿鉴定。均得到地方党委的高度评价,每年平均10多次下到社区、乡镇、学校、厂矿、机关普及健康知识讲座;足迹踏遍了湘潭的山山水水。今年疫情期间从3月20日起至今她带领团队、科室下到基层医院共同打造了急性脑卒中一小时救治急诊圈,共签订急性脑卒中医联体共24家。多次担任省级学习班教学任务;承担由省卫生厅及省“全科医生培训班”专业课,用参加培训医生的一句话来概括:“听她讲课是一种享受”。需要根据不同人群,而需要把价值引领自觉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使受益者增强认识和感悟。

52年来凡是交给她的工作,一定会按质按要求认真去完成,做到了群众满意、政府放心、同行认可。更有意义的是与凡她共同参与的同道每每表示和她在一起工作,都认为能从她这儿学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她一生付出这么多,但感到特别欣慰。因为她总是这样认为:与大家一道共同成长了、学习了、经历了。52年医疗生涯,她所在的科室可能是请临床会诊最少的,凡是请上级医院会诊从没改过她的诊断和处方,52年没有一例有关她个人的医疗投诉。

这些年来,她一直扎根于湘潭,有很多次机会她可以调回湘雅医院、省儿童医院,调令都拿在我手中;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等了她2年,也有省内外多家医院用高薪50万聘她。都是因为湘潭用感情留住了她。也有很多次机会去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她也一一拒绝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52年来她只做了二件事:当了一辈子医生;哺育了一双儿女。她感恩于湘潭人民、省、市各级领导,感恩于所工作的医院和科室。

半个多世纪的医生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描绘了属于她个人也是属于她挚爱的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荣光和希冀。她9次获湘潭市人民政府政府立功、立大功;年年被南华大学评为“优秀教师”;1986年8月6日入党至今年年评为院级、卫生系统及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年年“优岗”、市妇联“优秀十大女性”、市科技局、科协“科普下乡先进个人”、2届“市级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市“医卫名家”等,5届省市党代表、1届人大代表。

先后荣获“全国劳模、湖南省劳模”、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女职工”、湖南省总工会“优秀女职工”、湖南省“百岗明星”。2001年7月在北戴河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建行同志的亲切接见。2015年至今由省、市总工会授予“周仕钧劳模创新工作室”。她作为建国以来湘潭市卫生系统唯一代表入选“湘潭市名人档案”,由市档案局永久保存。个人事迹载入了湘潭党史。更为值得令她珍藏的是去年建国70周年,她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她的“70周年纪念章”。她所在的神经内科是省、市级重点专科,优质护理团队,她本人是国家一级学会常委、委员;2017年打造市级眩晕医学、2019年打造脑卒中、2020年打造癫痫与睡眠医学三个质控中心并均成为主委单位,这些质控中心的打造,是地州市级医院唯一有三个专业质控中心落户于一个学科的。

一生她从未接受过任何病人一个红包,52年来病人没有找她吵过架、没有医疗纠纷、没有医疗差错;就连抢救无效去世的病友、家属还与她送来了锦旗和鲜花,甚至下跪表示感谢。这一切令她十分感动。有人会问:会不会有送的?“有”。她会交给护士长,请她代为病人作为住院费上交。有没有人送东西?“有”,她定会礼尚往来;久而久之,病人也知道了她的医德医风。多年来也参加过多次大型设备招商采购,她从未喝过别人一口水,在医药代表眼中她是一个非常不好打交道的人,因为在她手中从来没有满足过任何一位医药代表的要求。在经济浪潮中,她上班在医院,下班回了家,两点一线。52年来,她做到了。

半个世纪来,她做了她应该做的,她为自己这52年总结了6个字:“诚信、努力、简单”。她一生讲诚信、讲真话、尽她所能,用她的心、她的双手、她的专业技术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一直践行着自己对医生这个称谓的诺言。如果说一个人有来生,她还会选择当医生。52年,她无怨无悔,仍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910281642182124.jpg


周仕钧从医时倩影



周仕钧近影



工作成绩突出记功



医德高尚记功



湖南省先进女职工



湖南省第六次党代表



湘潭市人民政府记大功奖励



记大功



记功



卫生局记三等功奖励



荣获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周仕钧与湘潭市领导、全国和省劳动模范合影



湘潭市第九次党代表



荣获湘记功奖励



荣获湘三等功



全国劳模合影



荣获全国劳模奖章



在北戴河留影



在为病人讲解病情



在为学生讲诊断



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Copyright © 2003 - 2023 XTS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服务号
门诊就医
网址:www.xtsyyy.com
邮编:411100 邮箱:xtsyyy@qq.com
电话:0731-58669199(行政总值班)0731-58669212(门诊预约)
0731-58669038(体检)0731-58669039(人力资源部)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6018070号-1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号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抖音号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视频号
Copyright © 2003 - 2023
XTS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服务号
门诊就医
网址:www.xtsyyy.com
邮编:411104 邮箱:xtsyyy@qq.com
电话:0731-58669199(行政总值班) 0731-58669212(门诊预约)
0731-58669038(体检) 0731-58669039(人力资源部)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60180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