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一个响彻中华大地、让中国人民永远怀念的名字。他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医医生,72年前,他率领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战争最前线,践行救死扶伤的光辉业绩,留下了伟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人格和不朽的精神。在湘潭市一医院有一名医生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弘扬白求恩精神,用精益求精的医术治病救人、造福人民。他就是消化内科教授周国良。
梦想——成为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湘乡,古称龙城,隶属湖南湘潭市。70年代初期的湘乡,一个小孩从这里诞生。父亲给小孩安了个良好的名字——周国良。白天里,母亲忙家务忙个不完,总将一把竹躺椅放在街边,把小国良躺在上面,小国良并没睡去,目光总是粘在别人身上,瞪圆了眼注视走过的人。
一天,邻居和小国良的母亲诉说起自己家中的女儿不知得了什么怪病:“白天怕冷,晚上怕冷”,说这病白天要爆晒太阳,晚上要蒙着厚厚的棉被,已经患了一个多月了。
一天,小国良和母亲跟随去邻居家看病的郎中,一起踏入了女儿呆的那间房,所有的窗户全用黑布蒙上,门上挂着厚厚的门帘,开着一盏绿色的小灯,一进去就让人感到头昏目眩,只想呕吐。灯光照着邻居女儿脸惨白、发青,看起来令人恐怖。小国良的母亲此时一点也想不起外面烈日的暴晒了,急忙地走出这种宁静和阴暗,发抖似的颤动着下巴。
小国良害怕了,站起身来也要走。邻居女儿用双手死死的拖住了他,哀求小国良再多呆一会儿,免得她感到过分的孤单。因为小国良实在是唯一到他家来的人,小国良又呆了一个多小时,始终躲在一个角落里。郎中一番望闻问切后,给邻居女儿开了药,离开了。
当晚,小国良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大了!长高了!变成了一个医生!梦想成为了白求恩那样的好医生!在梦中,背着一个赤脚医生挎的医药箱,像模像样地给邻居女儿看病……
几天后,邻居家里传来了好消息!女儿慢慢地好了!又活蹦乱跳了……
小国良高兴地拉着她的手,两人又像以往一样嬉闹玩耍了。
从此,长大要当白求恩那样的医生的梦想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小国良的心里。
后来,他考大学填志愿,不假思索就选择了医科大学。
医术——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胃:极其平凡,它一生只知道默默的耕耘,在一顿顿的酒食里,就像老黄牛一样吞食,是那么安详。
人们在尽情品味美酒,美食之余,却不知身体内的胃,暗中怎样艰辛地承受,直到有一天,胃,实在忍无可忍了,发病了,痛苦不堪的人们才手足无措,寻医问药。
周国良医生是湘潭市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他一直专注于人的胃健康。他为前来问诊的病人打开透视眼,CT、胃镜、胃肠镜,细细查看“胃”是否安好,疾患出于何因?
2018年6月,湘潭县易俗河镇一李姓老农,腹痛呕吐半个来月,完全不能进食,精神一天天变差,在当地治疗无缓解,经亲戚介绍转来湘潭市一医院求治,经周国良教授仔细查看病人,并做详细的体格检查,考虑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幽门不完全梗阻。经治疗后入院时症状缓解,精神好转出院,随诊三个月未再复发。每年春节里,患者打来电话拜年,周国良教授的感想是:“老百姓心中有杆称,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
胃,这一辈子生活得太累,尽管它从来无悔,似乎从酒醉饭饱中获得了无法理解的乐趣与力量,真正地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欣慰与满足?
周国良回忆,2004年7月中旬,湘乡市毛田乡出现大面积农药中毒。毛田乡卫生院向湘乡市级医院紧急求救。那个时候,周国良正从大学毕业分配在湘乡市级医院时间不长,就受医院指派援助毛田乡卫生院。当时滂沱大雨,他半夜乘120救护车赶到毛田乡卫生院,看到到处都是病人,随即进入工作状态,听取当地工作人员的汇报后,仔细检查病人,病人腹痛呕吐,皮肤湿冷,瞳孔缩小,考虑混合农药中毒,立即制定治疗方案,分组管理病人,一直忙到天亮。患者情况好转,他就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临走时,有的村民紧紧握住周国良的手,表示感谢。基层医院需要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
2014年,调入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国良的视野更开阔了,更加坚定了他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追求技术精益求精,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头一天上门诊,一位姓刘的患者,诉因腹痛一年,看了好多医生,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服用好多胃药无所缓解,周国良仔细询问病史,患者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伴大便性状改变,建议做结肠镜后诊断升结肠癌。后来患者做了手术并化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每次复诊仍然是找周国良。病人总是感谢说:“你救了我的命”。仅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
成功——背后必有坚强的家庭靠山
众所都知,事业成功的背后,必有坚强的家庭靠山。
妻子对周国良没日没夜地泡在医院加班加点,刚开始还有点埋怨,后来也就习惯了。每当看到自己的丈夫为患者治病成功,解除了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痛苦,就觉得自己的丈夫所从事的职业是伟大而又光荣的事业,就没有理由不支持丈夫的工作。于是,家里的所有事情都不要周国良操心。有了家庭的强力支持,才能使周国良的医术不断精益求精,胃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事业也能不断取得成功。
有了小孩,周国良觉得这个家是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家,拥有的家。
除了上班关心病人健康,下班回到家里,减少妻子的家务劳累,还有模有样地买菜、做饭、使用洗衣机、拖把,这一切都是为谁呢?与其说为了小孩,不如说为了他自己,为了这个家。
在女儿心目中,陪在身边的父亲,既是治病救人的一位好医生,又是一位好辅导老师,那么专业,那么有耐心,尽管做功课辛苦,但有父亲如此陪伴,不仅不觉苦和累,反而感觉很温馨,是一段享受时光。看到自己已父亲对治病救人如此地执着和对医术的不断追求,立志长大后,要以父亲为荣,学习父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女儿进人大学后,她对女儿的要求没有放松,建议她在大学前两年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大学英语六级,为考取研究生做淮备。替他报考英语口语培训班,女儿原来是哑巴英语,通过培训后,女儿自信心增强了,能够勇敢站出来开口英语对话,上台表演英语小节目,丰富了生活。
周国良深有感悟: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心中始终坚持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对医术精益求精,对患者视如亲人,同时也是妻子的强力支撑,有一半功劳是为家庭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