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全国多地遭受疫情考验之时,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冲锋在前、勇担重任,把医者初心书写在“战”疫一线。
目前,我院已派出15位医护人员前往吉林,3位核酸检验人员支援娄底已圆满完成任务,另有5位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前往上海。
#援助日记#:来自前线的报道
战疫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为进一步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4月4日,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援吉医疗队到达吉林当晚,医疗队6名党员即在酒店召开了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经过选举产生了由李理任支部书记、钱露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彭旦任纪检委员的临时党支部。
援吉医疗队临时党支部6名党员来自不同医疗专业领域,他们思想政治坚定、组织纪律性强,具有精湛的救治技术和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出征前,医疗队向院党委提出成立临时党支部的申请,院党委号召党员干部直面疫情、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在战疫一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进驻驻点后,临时党支部召开了网络会议,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理进行发言,她首先回顾了医院从2020年至今的抗疫工作,并对临时党支部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按照一个支部就是一个疫情防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抗疫”旗帜的要求,激励党员在完成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中站出来、冲在前、作表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2/4/7 星期四 钱露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因为疫情,吉林这座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曾经车水马龙的大街,现在只有警车和专用公交车在路上行驶。4月7日早上6:50,我们接到通知,队长周彪将带领四个医院的护理组长先入仓熟悉环境。我们是这个团队进舱的第一批队员,其他人在驻地待命,继续练习穿脱防护服、反复进行手卫生消毒、院感知识再学习。吃过午饭后,我没敢喝水,淮备物资,坐上专用公交车,出发长春奢岭方舱医院。 经过70分钟车程到达目的地,这里的实际情况与想象中有些区别:方舱医院建在双阳奢岭职业技术学校,进入大厅后,是临时改造搭建的医务人员通道。我们按照标识进入到更衣区,看到已经提前到达的医务人员在穿防护服,我们也自然地加入到其中。在穿的过程中,负责院感的老师们一直在旁边督导,一遍遍的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经通道进入,这次的任务主要是熟悉流程。 湘潭队接管方舱的3-4栋三层病房,共容纳139个病床。在这里,患者的被褥和生活用品都是崭新的,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我们穿着笨拙的防护服穿梭在各个床边,搬了大量的物资,又把舱内舱外的卫生进行了清理。天气很冷,但队员们的衣服都是湿的,口罩里的雾气凝结成水滴,不断往下流……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晚上12点,在所有事情结束后,我们坐专车回到驻地。再看手机,有妈妈给我来的未接电话,一看表01:10了,心想妈妈肯定带着担心睡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我妈回电话,都都的电话铃声响起,我心里开始打鼓,电话那头的妈妈接电话后会说些什么呢?我该怎么回答。因为怕她惦记,援吉没敢和她说,出发了也没敢告诉她。正想着怎样说的时候,突然电话接通了,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上班呢?” 我说“上呢”(其实,今天晚上临时待命,在驻地休整)“去吉林方舱了?”我支支吾吾的说,“啊,妈,你放心,过几天我就回去了”。但妈妈接下来的一句话我硬咽了,她说:“你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怕吃苦,要听从组织安排,做好自己的防护,要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加油!” 是啊,一声声加油、一遍遍叮咛,一次次鼓励都是关心和爱,相信疫情终将过去,胜利必将到来! 2022/4/8 星期五 今天下午总队发出通知,“一个小时后收治病人,请大家积极淮备,马上投入”。 作为院感组的护士长,我们的任务就是管天管地管空气,空气、物表、地面保洁要管,医护人员个人防控要管,垃圾转运也要管。“这件防护服太大了,这个地方应该小一点。帽子这样摘是不行的,注意别污染里面的过渡衣……”更衣室里,院感团队忙着检查队员们的穿脱防护服的情况,提醒他们时刻保护好自己,不要让皮肤裸露出来,不要污染了自己的身体,在医护人员进入病区前,再进行一次检查,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面屏等等。 医护人员保护了病人,但医护人员也需要保护,我们院感组就是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让他们放心大胆往前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也能早日消灭病毒、战胜疫情! 2022/4/8 星期五 李璐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主管护师 4.8日,来方舱的第一个晚班开始了。第一次正式接触患者前,还有一点担心,害怕自己第一次在这里上班,摸不清头脑,也害怕跟长春人民沟通不好。正在我有所顾忌的时候,钱露护士长发了一条信息给我,让我放松心态,慢慢来,注意防护,注意保护自己,顿时心里感觉暖暖的。 晚上19:40,从隔离酒店出发。吉林的夜晚很冷,风很大,吹得耳朵疼,引用战友的话就是:“冷得可以跳起来”。去方舱的路上没有车流,没有人流,唯一时可以看到的是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叔叔和几个“大白”。 到了方舱,我们开始换防护服。说起来也奇怪,此刻穿上防护服的我内心没有一丝紧张,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大白”,我充满期待,想尽快投入病房,尽快进入自己期待已久的战场。我加快了脚步,跟在后面的战友好心提醒我说:“走慢一点,小心一点……” 今天的晚班收了46个患者,看得出来他们来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疲惫。分配好床位之后,发现系统出现了些问题,此时需要他们重新扫码录信息,我们有些担心他们会不配合或者是埋怨。 但我还是只能硬着头皮拿着小喇叭喊道:“吉林的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是来自湖南的医疗队,接下来这段时间将由我们湖南医疗队负责这里的工作。跟大家说一声抱歉,刚刚系统出了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录入信息,希望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争取早日出舱,解除隔离,你们说好不好?!”异口同声的“好!”,干脆又响亮,让我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感动。一位45岁的女患者梅老师主动找到我,她说自己原本是社区街道负责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如果我们有什么工作可以分配给她做,她很乐意做志愿者!她表示非常感谢我们湖南医疗队来到这里支援他们,辛辛苦苦,不远千里离开家乡,离开家人!是呀,我顿时想起了家里的两个孩子,从4月4日抵达长春到现在,我还没有跟他们面对面地进行视频过,只是多次打开家里的摄像头默默地看着他们,我不敢多跟他们说话,我怕我忍不住会哭,我怕家里的人担心我! 孩子们,妈妈非常想告诉你们,为了践行自己的使命,妈妈正在做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同样,有多少家庭里的父亲、母亲、子女、丈夫、妻子,像战士一样奔赴抗疫前线,只因他们心存“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情愿以单薄之衣作铠甲,化身战士,一往无前!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同事的鼓励、社会的关心,才让我们的铠甲温暖而坚固。 吉林长春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她只是暂时生病了,这里的人们热情、感恩、团结,冷清,萧索,孤寂会很快过去! 疫情当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只要祖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万众一心,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攻克。我有信心,这场仗我们一定会赢!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疫情定可防更可控。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拥抱我们最爱的人,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们最亲爱的祖国! 撰稿:钱露/李璐 编辑:姜亦 审核: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