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急救电话:0731-58669120 或 120
2022
04/24
11:55
发布于
[医院动态]
发布人员:
2022
04/24
11:55
发布于
[医院动态]
发布人员:
分享
423世界读书日——书山有路勤为径
818


当你翻开书时,你不仅是在学习、在阅读,你是从现实世界的瀑布流中把自己抽离出去,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那为什么要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呢?因为我们需要跳到更高的地方,穿越到更久远的光阴里面,去看眼下的世界。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翻开一本书,安静的读起来,让思绪流动,让情感释放,期待看到你对读书的体会和心得。

门诊 刘巧 

 近日利用闲暇时间读完了余华老师的《活着》这本书,这是一本发表于92年的经典之作。以前就听说过它,却从没翻开过它,之所以拿起它,只因最近常感日子索然无味,让我一度怀疑生活的平庸,或许是想从书中获取一点力量,亦或者是一次疗愈吧,静静地读下来竟爱不释手。

《活着》讲述的是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以及生活的不可捉摸,这本书在挑战人类面对苦难时的承受力。

读的过程中好几回都不禁让我潸然泪下,也许是福贵饱受生活毒打后,却依然选择相信生活的美好。也许是家珍面对死亡时,却仍然心存感激的那份善良。本以为在医院工作了这么多年,早已看淡了生活中的生离死别,当死亡被一次次以平淡的口吻讲述时,内心的情绪反而掀起千层浪,让我久久无法平息。

人生在世,最怕的是什么?不是贫穷,不是孤独,而是绝望。其实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感到绝望的人。当一个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景时,即便是身处艰难险境,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责任。也许生命中的许多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你只能选择接受它,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也许,活着本身就是希望。书中的福贵他几乎一无所有,在别人看来,他只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糟老头,可他至少拥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细细品味作者那句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想我也许明白了一些,人不该有太多贪念,可以被温暖,对万物饱含善念,这就是生活呀!我所感到的无趣,是对生活的误解。

年纪越大可能越要学会做减法,去掉身上的枷锁,勇敢的向前走吧,即便自我再平凡渺小,只要心怀希望,总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美好。活着本就是幸运,这或许就是作者余华想要告诉我们的。


泌尿外科 迷糊小书虫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阅读,不管是某些心灵鸡汤的熏陶,还是某种思绪的冲击,既然喜欢上了,那就接着喜欢吧。

春节期间,难得有机会与老父亲促膝长谈,作为新老两位共产党员(父亲1974年入党,我2016年入党),我们的话题很自然的转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忽然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对于党史的了解竟超出了我的想象,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八七会议到红军长征、通道转兵、遵义会议,如数家珍。我就像一个小学生听老师讲课一般,频频点头。抱着不能一代不如一代的情绪,我立马广泛收集党史书籍。读之,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感受颇深,收获颇巨。故将心得整理一二,与诸位分享。

1、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磅礴的哲学史。

哲学灵魂三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难道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经历不正好回答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三拷问吗?“我”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出困境,走出绝境的领导力量,“我”从群众中来,“我”到群众中去,“我”现在还要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虽然“我”也有过迷茫、有过背叛、有过挫折、有过失落。然以“我”肩上责任之大,之重,非如此不能体现磅礴二字。

2、四个自信。

身边有一些朋友,言必称欧美,仿佛非如此不能体现出他们的fashion,然我堂堂中华,湟湟五千年,历史之厚重、文化之精绝、谋略之高深,全球肃然。而中国共产党一路艰辛历程,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情怀与智慧的浓缩。从“试看将来的环宇,必是赤旗的世界”一声呐喊,到嘉兴游船上的青涩;从国共两次合作时的豁达胸襟,到被无情背叛后的无辜迷茫;从与反动派战略决战的英雄气概,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无比坚定;从“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无畏气魄,到走有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无穷智慧。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学习中国共产党,身边的朋友们,祖宗和前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你还没有学会,你们何苦呢?

3、传承是一种美德

与父亲的交谈让我感觉自己作为中共党员的不足,感觉现在的年轻党员们(包括我自己)好像不再像前辈们那样热衷于学习党史,望前辈们不辞辛苦,传帮带。我辈亦当自强。

党的伟大历史还在继续,我辈学习也将继续,然思想之浊,文笔之陋,不能达真谛之万一,但求抛砖引玉。

 


   

 宣传部 王颖

读书于我而言已如吃饭睡觉一般,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亦师亦友,常能通我心意,解我困惑。它有时如一股春风,有时又像一壶老酒,让我沉醉其中,不能自己。

 喜欢纸质书的手感,也喜欢电子书的方便,两种方式都能让我体验读书的快乐。以前读纸质书讲究看过后不留痕迹,如今破除了这个执念,涂涂画画已是常事,看到拍案叫绝的句子要划一笔,看到不认同的观点要辩解一句,看到感兴趣的点要扩展阅读。而电子书是我的移动图书馆,一部手机让我可以随时随地翻开一本书,于是练就了一个本领,不论在多嘈杂的环境下我都能看得进书。

 电子书的出现让读书变得越来越便捷和廉价,这是它作为一个工具诞生的意义所在。说到工具的作用其实就是为我们赋能,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新基建等等,这些事物都是为了方便我们而产生。在互联网没有普及之前,读书的门槛是很高的,一个普通人迈入社会后,如果还想进行再深造,那是相当困难的,所要付出的时间和代价都比现在高很多,而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只要你想学习,是有很多优质的课程,以及海量的书籍供你选择的,就看你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这些工具的产生为能用好它们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助力,让人和人可以跨越空间和距离进行连接,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在有限的金钱投入下获得如此高比例的回报,可以在海量的书本里畅游。

 读书不仅要读“有用”之书,也要读“无用”之书,一种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另一种是随着心意和兴趣去读书,前一种是解决问题,后一种是陶冶情操,书籍类型不必固定,什么书都可以看,也不必纠结一本书打开就一定要看完,有的书如果看了一章没兴趣大可丢到一边,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你花时间去读的,我们读书要读好书,要读经典,很多时候我会因为喜欢一个作者,就把他的书和他推荐的书都找来看一遍,然后又会有新的发现,只叹读书时间有限,想读的书又太多。

当读书融入你的生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时,你会时常发现自己很无知,会变得谦卑,会在学到一个新知时莫名兴奋,会想看更多好书,想和更多优秀的人做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不只是一句口号,我相信真正在践行的人,一定能收获丰厚的、超出预期的回报。




“人类发明了文字,懂得写成并印刷成书籍,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


编辑:王颖

审核:袁雯

Copyright © 2003 - 2023 XTS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服务号
门诊就医
网址:www.xtsyyy.com
邮编:411100 邮箱:xtsyyy@qq.com
电话:0731-58669199(行政总值班)0731-58669212(门诊预约)
0731-58669038(体检)0731-58669039(人力资源部)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6018070号-1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订阅号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抖音号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视频号
Copyright © 2003 - 2023
XTSY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服务号
门诊就医
网址:www.xtsyyy.com
邮编:411104 邮箱:xtsyyy@qq.com
电话:0731-58669199(行政总值班) 0731-58669212(门诊预约)
0731-58669038(体检) 0731-58669039(人力资源部)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湘ICP备160180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