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双脚着地的感觉是这么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今年53岁的郑叔叔开心地说道。“被撞倒后我感觉全身多处疼痛、四肢麻木,想爬起来但是不能动弹、没有力气,我当时害怕极了,担心以后再也站不起来!”回忆起受伤的那一幕,郑叔叔称简直是“九死一生”,至今都心有余悸。
2月6日凌晨,郑叔叔骑摩托车不幸摔倒致颈椎重创就诊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颈椎CT、MRI检查提示:C5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脱位;C6椎体骨折;四肢瘫痪。因颈椎骨折严重、脊髓损伤导致了四肢运动功能障碍,郑叔叔及家属心急如焚。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病区主任吴楚君团队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要尽早手术,并固定受损颈椎、避免脊髓受压加重。颈椎是人的生命之枢,统领全身的血管和神经,这要求主刀医生必须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为更好地应对此次手术,吴楚君带领骨科医护团队制定周密、详细的治疗方案,积极完善术前各种准备,同时向医务部申请组织多学科(MDT)会诊,联合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专家共同为郑叔叔的手术保驾护航。
2月7日,吴楚君率领脊柱团队成功为郑叔叔行颈椎前路颈5椎体粉碎性骨折椎体次全切除、椎管扩大成形,取髂骨椎间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为了让卧病在床的郑叔叔早日站起来,吴楚君反复叮嘱郑叔叔头颈胸支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脊柱团队和康复科的医生们都会耐心地指导他和家属如何进行功能锻炼,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骨科护理团队也为郑叔叔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供健康教育和支持,帮助他积极面对困难,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经过骨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郑叔叔从刚入院时的完全卧床不能动,到术后6天慢慢可以坐起来,手也渐渐有力气;到术后14天可以下床站立;到现在可以完全自由行走。郑叔叔和家属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颈椎俗称“脖子”,是连接头颅与躯干的“生命线”。它是脊柱中最灵活、活动频率最高的部位,是心脑血管循环的必经之路。它所在部位的神经血管密集分布,是经脉最多的汇聚地,功能复杂并且强大。因颈椎的位置特殊又重要,不少医者称颈椎是大脑的“总开关”、“生命的保护神”。
颈椎骨折属于脊柱骨折的一类,包括上颈椎骨折、下颈椎骨折,一般是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导致。其临床表现有颈部疼痛、活动障碍等,严重者会伴有脊髓损伤,甚至瘫痪的可能。
撰稿:唐乔
编辑:姜亦
审核:杨清 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