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师的定位和出路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破除以药养医、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步骤。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市所有公立医院从2016年10月1日0时起,即将正式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传统意义上的药学服务,大众的理解就是药师在药房窗口按照医师处方发药,以及保障药品储存、流通环节的质量等。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新形势下的药学服务必将赋予新的内涵。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 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而目前药学服务是不能合理收取费用的。多位业内专家曾经大力倡议设立药事服务费(目前仅有重庆市在试行公立医院面向患者收取药事服务费)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得到政策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师专业技术的劳动价值表面上看似乎得不到体现。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师如何转型?如何深层次体现药师专业技术价值?
北京朝阳医院等医院尝试药师主动走出药房,走出了一条药师转型新路。一是走到临床,指导监督医师用药。开展处方点评,针对医师开具的不合理处方,药师可以打回重审、或是与医师充分沟通,以保障用药安全适宜。二是走近病患,指导患者用药。北京市医管局2014年 在市属22家医院全面成立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资质的用药咨询中心,免费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加强患者合理用药意识。三是走入会诊,参与医师治疗全过程。通过药师走出药房,充分体现了药师专业技术的价值。
药品是把双刃剑,既可治病亦能致病。用药存在风险。我国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多达270万人次,每年死于药源性疾病的患者多达20万。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不容小视。药物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给药方法、给予正确的剂量,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尤其在特殊患者,如老年人、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做到个体化给药,药师相比医师更具专业优势。
新形势下,身为一名合格的医院药师,更要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才能适应改革的大潮,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体现药师价值,更好的为医院、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