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种满鲜花
---品读《天使心路》有感
2011-05-22
没有炒作,没有明星,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就是这本名叫《天使心路》的小书,却在上海乃至全国受到热烈追捧,许多医院纷纷订购。我院护理部亦将其作为教材发放给每一位护理人员,并举行了“品读《天使心路》,推进优质护理”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使我们从思想上、行动上更深层次认识了“八心人性化护理法”的真正内涵。
于井子,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以成为“中国的南丁格尔”为己任的于井子始终认为:护理并非单纯的医学科学,它更是美学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体。66个小小的、平凡的故事是她和她带领的团队默默奉献青春与爱的故事,详细记载着她们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人文关怀—“八心人性化护理法”,即:病人入院热心接、病人住院真心待、病人述说耐心听、病人疑问细心答、病人需求尽心帮、病人护理精心做、病人出院诚心送、困难病人留心访。
我,自从穿上那洁白的护士服,戴上玲珑的燕尾帽,我就有了“白衣天使”这样一个圣洁的称号,同时也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为这平凡而神圣的事业奋斗终身。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我曾多次被评为湘潭市和医院的优秀护士,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一直坚信:多一份爱心,病人早一天康复。人性化护理法,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的。”于井子说。
可当我看到于井子的事迹时,不禁感到惭愧,同时,内心深处的使命感重新燃起。于井子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名护士,奔波于医院中,穿梭于病房间,为了身心受病痛摧残的人们,用心和精湛的技术来护理他们痛苦的躯体,用爱和美丽的微笑来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然后,看着他们的病情一天一天好转,直到恢复健康、出院。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职责真的伟大。
在我们普外科,急诊、危重病人特别多,加床也多,而护士反而减少了。这样的环境下,说实话,心理真的很压抑。但是我们还是以饱满的精神,一丝不苟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其实,于井子和她团队的故事也发生在我们的科室、我们的姐妹身上,我们觉得再普通不过了。记得一位急性胰腺炎的女病人,已是N次住院了,已欠费两日,而科里仍担保继续治疗,可当护士催款时,她老公咆哮着:“什么救死扶伤,什么为人民服务,只知道要钱,我们要转院去湘雅…..”后面还有一些更难听的话。我们一位姐妹笑着自道:去湘雅吧,那里费用比我们便宜。可护士长向海燕耐心的给他们解释疾病的危重性、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来出院的时候病人家属还送来了感谢信。
我曾护理的一位阿姨,她血管很细,点名要责任护士打针。住院一周我为她穿刺了两次留置针;她因穿的半高跟皮鞋住院,当她说足部很不舒服时,我立即从家里拿了一双新拖鞋送给她,她硬是要付钱,我说:“您就当这是干女儿给您的吧!”阿姨一个劲的抓住我的手说:“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干女儿就好啦!”出院时,阿姨还一直对我说:“小徐,你对我太好了!谢谢你!”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也会让病人感动?!
还有,我科年轻护士刘娜,她承担护理班的工作时,每天七点半上班,给病人带来清晨最早的问候,然后开始整理床单位、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床上搽浴、更单等基础护理,她做的很好。记得有位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因陪人很少来,自己不方便,刘娜为他床上洗头,他说不收费就同意,看到他头发很脏了,我们的刘娜答应了他。病房的其他病人及陪人一个劲的称赞:“一医院的护士就是不一样!”
是啊,做护士是很累,尽管我们也有过牢骚,也有过怨言,但是我们面对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无望哀伤的眼神,我们只知道我们有帮助病人的责任,减轻病人痛苦的义务。能为人民服务,能让病人脱离病痛的折磨,和得到病人和家属对你说声谢谢的时候你就会很感动。
我们要在心灵种上鲜艳的真情之花,让患者感受到真的照顾、家的温馨;我们要再种上鲜艳的执着之花,驱走牢骚、积极工作;我们更要种上鲜艳的关爱之花,珍重病人,珍惜生命……在心灵种满鲜花,让我们的天使之路溢满花香。
耳畔又萦绕着冰心的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