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中国第十四批援非医疗队——湘潭医疗队离开中国,踏上了塞拉利昂的土地。这个由10名湘潭医生组成的医疗队在队长邓胜林的带领下,在塞拉利昂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的劳累,生活的不便,经常身处险境的忧心,让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同时也收获了塞拉利昂人民的真诚友谊。
精湛医术赢得总统高度赞扬
塞拉利昂位于西非大西洋岸,面积相当于中国浙江省,人口500万,首都弗里敦。1971年前,塞拉利昂为英国殖民地,之后独立。
这是个美丽的国家,美丽是因为它没有工业所以没有污染,一切都保持着最原生的状态;这也是个贫穷的国家,卫生状况恶劣,即使是首都,也没有一个公共厕所,马路两边到处是蹲着大便的人。潮湿炎热的气候,恶劣的卫生状况,使这个国家伤寒、拉萨热、霍乱、恶性虐疾等各种传染病横行,艾滋病患者占到全国总人口的20%多,因贫穷和疾病,无数儿童夭折,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8.2岁。
1963年开始,中国不间断地派驻医疗队对这个国家进行无偿援助,因感染当地的各种传染病,先后有87名中国医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出发前,医疗队的每个人对即将面临的险恶环境做好了充分淮备,队长邓胜林甚至写好了遗书。
邓胜林他们工作的医院叫中塞友好医院,是塞拉利昂的第二大医院。这是家中国援建的政府医院,院长由在中国医科大学留学8年的著名医生卡洛担任。所谓国家第二大医院,其实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镇卫生院,住院床位只有20张。
安顿下来后,中国医疗队迅速投入工作。
遵循“医疗为外交服务”原则,医疗队首先为总统KOROMA服务。总统酷爱打网球,因为经常挥拍,总统的肩膀劳损较重,邓胜林带着针灸师陈尧高去为总统按摩、针灸。
针灸师陈尧高认真给总统按摩肩膀,在疼痛部位针灸,效果立竿见影,总统高兴得直夸中国医疗队的医术好。此举迅速扩大了中国医疗队的影响力,也获得了中国大使馆的高度评价。
上帝派来的使者
中国医疗队医术高,这在塞拉利昂举国皆知,中国医疗队在这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来这里看病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邻国。因为门诊量大,许多病人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在助手叫他们进来看病甚至挂错号白等几个小时他们毫无怨言,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能让中国医生看病。
老黑们的虔诚,同样感动着医疗队的每个人。为了让 “老黑”看上病,医疗队克服种种困难,倾注了全部精力。
医院房屋陈旧,通风采光很差,雨季漏水,旱季闷热,而且几乎没有检测手段,唯一的一台x光机也坏了,在岗的一台老掉牙的B超早该退役了,临床经验成了他们诊治疾病的法宝,而当地的克里奥语和发音迥异的蹩脚英语是询问病史的最大障碍,为了把病史问清楚,一个病人往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为了不让病人等太久,医疗队取消了午休时间,每天中午由工作人员把盒饭送到医院,医疗队成员就挤在狭小的药房里匆匆吃完饭然后继续工作。
看内科的人数最多,内科医生就是邓胜林,他平均每天的看病人数大约在50--60个。作为队长,他不仅要和医疗队的其他队员一样看病,还要负责整个医疗队的行政事务,逢上手术时间晚的时候,别人下了班回去了,他还要等着手术结束,和手术医生一起回驻地。因为劳累,他的颈椎病时常发作,疲累深入骨髓。长期的劳累,使他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在塞拉利昂的2年时间里,他因抢救恶性虐疾病人,自己5次染上恶性虐疾,高烧不退,原来堪称“胖子”的他在这里整整瘦了30斤。
因为贫穷、医疗技术落后,塞拉利昂很多平民患了白内障无钱医治,一些妇女和儿童的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治疗。中国医疗队到达后,迅速在群众中开展了光明行动、妇女关爱行动及5岁以下儿童免费治疗行动,同时开展一些大规模高难度的手术。在中国医生的妙手仁心下,一个个失明者重见光明,一个又一个妇女儿童恢复了健康。
为了给边远地区的塞拉利昂人民送医送药,医疗队多次深入边远地区的义诊,队长邓胜林还为当地老百姓深入浅出的讲授有关预防虐疾和伤寒的知识。这让“老黑”们感觉很新奇,讲完课后,“老黑”们还追着医疗队问长问短。
为了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医疗队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医疗教学活动,他们培训了10个医师、2个麻醉师、5个针灸师和一些护士。
医疗队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让“老黑”们感慨不已,他们拉着医疗队队员们的手,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是“上帝派来的使者”。为了表达谢意,淳朴的“老黑”们送来了香蕉、木薯、木瓜等各种水果。
停水、停电是常事,吃蔬菜就像过年
弗里敦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在医院经常一整天都喝不上一口水,给病人看完病连洗手的水都没有,一次停水,邓胜林连续12天没洗澡,每天只用一点点水把毛巾浸湿后,全身擦一遍就算是洗澡了。因为气温高又没水洗澡,医疗队的队员们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味儿”,对此他们苦中作乐,互相比谁身上的味重。
另一个困难是常年吃不到蔬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胜林想了个办法,就是自己种菜。他种了些丝瓜、辣椒、蕹菜等,可是这些菜自己不过吃一回两回,之后就被蚊子老实不客气地“享用”了,吃得连叶子都不剩。
其实,无论生活怎么困难,队员们还能忍受,最让他们感到苦闷的,是精神生活的极度缺乏。医疗队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与外界的唯一联系是互联网,可极不稳定的网络却常常使联系中断。中国大使馆一位参赞告诉他们,以前一位医生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最后自杀。
为了丰富队员们的业余生活,邓胜林可谓费尽心机。晚上,他常常组织卡拉OK、野餐,要不就一车把大家拖到海边散步,再一车拖回来。
惊魂一幕时有发生
塞拉利昂的治安不好,骚乱时有发生,即使待在驻地也不能说很安全。
有次,驻地养的三条狗突然一齐大吠,大家闻声赶忙出去看个究竟。只见一个黑人手拿砍刀直奔进来,狂挥乱砍,口里一个劲地嚷着要杀医生要杀狗,直到报警后警察制服这个人。
另外一次,弗里敦发生骚乱,几个人被杀,全城戒严。恰好那次一个中资机构的员工病了,晚上电话打到医院要求医生出诊,白天已经很危险了,何况此时是晚上,万一遇到那帮杀人的歹徒怎么办?可是病情就是命令。别人出诊怕不安全,邓胜林就自己冒着危险去了。所幸那次平安回来。
让人心惊肉跳的另一桩事,是艾滋病的威胁。在这个艾滋病猖獗的国度,遇到急症病人的时候,往往来不及做艾滋病检测就直接上了手术台,手术完后如果手术医师发现自己身上有伤口,而病人的艾滋病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医生往往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很少说话,脸上消失了笑容,情绪低落到冰点。
党旗在塞拉利昂高扬
中国医疗队中有6名中共党员,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他们成立了中国第十四批援塞拉利昂(湘潭)医疗队党支部,队长邓胜林兼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响应卫生部的号召,精心组织开展以“中塞友好当先锋,援外医疗作表率”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合理安排工作与活动,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2010年7月,党支部、全体党员结合援外医疗工作公开承诺,并张贴公示,激励党员践行承诺。在塞国医疗设施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各自专业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两年来医疗队共接诊56292人次,收住院5601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169人次,各类手术1134人次,光明行动免费复明302例,妇女关爱行动免费实施妇科手术169例。救活5例频临死亡的中国同胞。塞拉利昂国家电视台多次报道医疗队的感人事迹,2010年10月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援塞医疗队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湖南省内各家媒体也大量报道。
中国第十四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党支部开创了援外医疗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