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继我国双休日制度实行的第19个年头之后,我们医院领导终于同意实行双休日制度,周六上半天班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今天是第一个双休日的第一天,总觉应该做点什么才好。这几天一直下雨,天气十分阴冷,估计周六、周日也是阴雨天气。正愁没地方去之时,恰逢十病室李、贺两位主任相邀前往湘潭县仙女山,说风雨无阻,心情就有几分激动起来。
早听说过湘潭的仙女山,具体在什么位置我还不是很清楚,一直以为是过二大桥往易俗河方向,没想是在过砂子岭往湘乡方向的农村。看来我对本地景色知之太少,惭愧惭愧。经查询了解,终于对仙女山有了一些启蒙知识:仙女山位于湘潭县响塘乡尧家村,主峰仙女峰海拔311米,《南岳志》称其为碧岫峰,在南岳72峰中位列第71峰;是湘潭四大名山(仙女山、昭山、金霞山、隐山)之首。该山由南至北逐渐陡峭,沿花岗石级盘山而上,沿途有山门、土地庙、梅乡庙、关圣殿等建筑。仙女山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秀丽,是游人休闲游玩之佳地。沿途有山门、土地庙、梅乡庙、武圣殿等建筑。山顶的龙安寺有三重殿阁,各有门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山门后为武圣殿,庙中供祀关云长塑像。中殿为娘娘殿,殿堂左右,有东西两厅。
从湘潭市一医院出发,开车约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雨中上山别有一番情致。我们一行11人,到达山下时小雨不断,空气非常清新,你可嗅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不高的仙女山峰隐没在云雾之中,大家各自打着雨伞往山上走去。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李院长用湘乡话“港”的小故事逗得大家喜笑颜开,特别是总护士长哈哈大笑之声更是在山中回荡,久久不绝。虽然景色谈不上奇险峻美,也没有看到仙女出现,但仔细探寻,你仍然可以在小雨中寻找到不一般的春天景致。还别说,雨中的一草一木一花都显得异常亮丽,用相机拍下来嫣然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还可以闭上眼睛,听着那雨点打在雨伞和草木上的沙沙声,还有微微的风声与远处零星的鸟鸣声交相呼应,那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山顶龙安寺中武圣殿大门紧闭,后边紧挨着的娘娘殿门前有一对石狮,殿中一位个子高挑的尼姑摆弄着香火,中间供着6个仙女模样的菩萨,两侧各有一个大神守护,出奇的是每侧各有12个造型各异的人物雕塑,栩栩如生,有别于其它神庙常见的十八罗汉。贺主任进来后,不由分说倒头便拜,出来后一看大门两侧的对联“仙人眷属,香火因缘”,想起自己刚才的举动不由觉得好笑起来。
从山上下来,来到一处容易被误认为“小便”饭菜的农家乐,恰着乡里的几样土菜,喝上一点小酒,不知不觉,首个双休日快乐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其实,风景不一定在远方,湘潭本地同样有着不一样的美丽,只要你怀着一颗轻松、快乐、欣赏的心。
附:仙女山名称来历:湘潭仙女山原名龙安山,唐代陕西高僧海禅师来此结茅而居,随即,善男信女便动手盖了一座寺院,取名“龙安寺”(据柳宗元《龙安海禅师碑》)。至于人们都称该山为“仙女山”,龙安山反而被淡忘了,是缘于一个传说:大约在宋代,山下住着一对婆媳,婆婆为人忠厚,积善好施;媳妇勤劳俭朴,采药耕织。一天,婆婆突然晕倒过去,醒来时眼前一片漆黑,双目失明。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媳妇天天上山采药。一次她累极了,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刚闭上眼,便恍恍惚惚看见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手捧着一只鲜红的大蜜桃笑盈盈地向她走来说:“你把这桃子带回去给婆婆吃了吧,她的眼睛就会好的。”媳妇惊喜交加,忙睁眼一看,姑娘已无影无踪。说也奇怪,婆婆刚吃完桃子,只觉得浑身发热,眼睛发胀。不一会工夫,双目重现光明,而且比先前更清亮。大家都说这是婆婆心好,媳妇孝顺,感动了救苦救难的仙女。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仙女的崇敬,就把这座山改称“仙女山”,“龙安寺”也被人们称为“仙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