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为肿瘤外科一名女性患者,在行胸腔镜左上肺癌根治术时,将“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间隙神经阻滞、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肺隔离、TCI、快通道麻醉、超前镇痛”等多项技术联合实施,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生命指标正常,手术全程历时3个余小时;术后17分钟,病人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恢复,麻醉医师拔除双腔气管导管,送PACU监测30余分钟,病人能与医务人员正常交流,没有疼痛与不适感觉,可在麻醉医师帮助下行走,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术后随访病人镇痛VAS评3分,呼吸平稳,呼吸循环稳定,术后第2天能自主下床活动,自己洗漱吃饭。改写了传统的“行全身麻醉下肺叶切除术后,需在ICU病房观察1-2天才能拔除气管插管”的历史,这种多项麻醉技术联合应用,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周正阳率麻醉医师李隆、杨伟才等麻醉医师完成的,这在湘潭市尚属首例。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周正阳,从事麻醉工作近30年,面对传统的肺癌根治、食道癌根治等胸科手术,术后卧床时间较长,医疗费用忘,病人平均住院日升高,总是在寻求一种新的麻醉方法为病人减少痛苦。在麻醉医学逐渐向围术期医学转变,麻醉医生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要提高各类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得知 肿瘤外科5月17日有台左上肺癌根治术后,立即吩咐麻醉医师李隆对病人作术前评估,再与病人进行反复沟通,在征得同意后,决定对该病人实施超声引导胸椎旁间隙神经阻滞,术中双腔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等项全麻联合运用。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近年来,积极开展多项精淮、舒适麻醉诊疗技术,规范术前访视,完善术中精淮监测治疗手段,探索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积极推广各种可视化、精淮化技术在临床麻醉的应用,经过不断努力创新,成功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动脉与静脉穿刺监测技术,达到了麻醉用药量少,麻醉效果理想,对患者全身机能的影响少,为高龄危重患者及各类大手术保驾护航。这些新技术应用大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实现患者的最大获益,造福手术病人。
麻醉科主任周正阳率麻醉医师李隆、杨伟才等在麻醉。
周正阳、李隆等在作气管插管。
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