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培养医务人员以更好的专业素养、沟通能力服务于患者,打造人文护理品牌,提升患者就医感受,2019年6月22日上午8时,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释放职业压力,改善医患沟通”培训班在湘潭市第一人民 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湘潭、长沙、株洲、衡阳、永州、娄底等医院的护理骨干近500余人参会,会议规模再创新高。
培训班由湘潭市一医院纪委邓纯书记主持
湘潭市一医院党委书记杜君致欢迎辞,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曾清教授、湘潭市卫健委副主任陈建安、医政医管科科长曾建武、湘潭市护理学会秘书长周鹰受邀出席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教授还有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李乐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蔡太生、湘雅附二心理护理小组主导专家陈琼妮、长沙市尚上心理科普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颜晶、湘潭市一医院业务院长成沛玉、护理部主任许静等。
开幕式上杜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共同缓解医务人员职场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幸福感,是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推动医院良性发展的需要。
陈建安副主任表示在“大卫生,大健康”时代,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精淮对接人民群众需求,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我们护理服务的发展方向。
曾清教授发表讲话指出,护理工作者需积极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关注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全面提升两感,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本次培训班设立主会场、巴林特体验工作坊以及一医心理小组组建专场。主会场主要由曾清处长进行《做实做精做美护理为人民群众健康与生命保驾护航》的主题报告,强调了做实基础护理、做精专科护理、做美人文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蔡太生副所长的《临床常见问题识别与评估》讲解如何对临床患者进行访谈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临床常用测评工具等四部分的心理评估;成沛玉副院长在《打开心灵,迎接阳光》中从什么是压力、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如何进行压力调节以及缓解压力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为护理人员面对压力如何更好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许静主任带来的《带你走进巴林特》为学员们讲解了巴林特小组的培训职业化关系能力的工作方法,以及医患之间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交流的原则;由彭伟护士长和张智护士长分别带来的《老年人心理护理》《如何做一个高情商医务人员》,通过结合临床实际的互动课程,引导学员们积极思维、分析,提高了学习氛围,为与会者带来一场“温度护理”的心灵触碰。
开设的“巴林特体验工作坊”让学员们以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提供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学员之间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案例提供者获得理解和支持,达到了摆脱职业倦怠,提升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参与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对此次培训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心灵关怀活动的开展与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受益匪浅。
一医心理小组成员在湘雅护理学院李乐之副院长、颜晶理事长和陈琼妮主导专家的专业指导下掌握缓解临床医患关系培训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护患矛盾,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陈琼妮教授通过《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倾听与共情》《临床心理护理的实施》《非暴力沟通》等课程,让与会学员掌握缓解临床医患关系培训技术的方法,来解决护患矛盾,脱离以结果为导向所带来的压力,去实现医疗模式的改善,促进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颜晶老师进行情境绘图、舒缓情绪等互动课程带领学员们学会放松心境,并收集临床实际案例开展讨论解析,引导学员积极思维,感受“温度护理”的心灵触碰。
现代医学中的平静、专注、仁爱、共情,需要护理工作者脱离以结果为导向所带来的压力,去实现医疗模式的改善,我们护理工作者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与中坚力量,坚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衷,砥砺前行。此次培训班的成功开展,将心理健康与现代护理有机结合,为人民健康的需求,为护理工作者的需求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为深化护理内涵建设做出积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