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就诊量激增,医院处于本轮抗疫的“风暴中心”。三年前,他们远征逆行、义无反顾;三年后,他们白袍为甲、尽显担当。一医人舍小家、顾大家,用坚守诠释初心使命,用笃行书写医者担当,为人民生命健康筑起坚固屏障!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从全面防疫转为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挑战及考验。一方面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各科室都面临减员和高负荷运转的压力。尤其发热门诊、急诊科、呼吸内科等科室连日来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面对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减轻“前线”科室的收治压力,成为坚强的后续保障力量,于12月23日晚开始积极收治新冠阳性患者。
康复医学科主任周彪曾带领湘潭市医疗队参加过吉林抗疫,在这个特殊时期,他带领科室医护学习抗疫经验,开展新冠诊治规范化培训,实施新冠感染患者轻、中、重症分层管理,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积极发挥康复医学科专科优势,为新冠感染患者介入肺部康复及中药、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综合治疗。全科所有医生、护士、治疗师积极响应,仅数天时间,收治新冠感染患者60余人次,病房无一空床。
住院病人纷至踏来,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所有人均带病坚持上岗。
科室里几位高年资护士,离开临床岗位已有一段时间,但在这场“战疫”中她们没有退缩,“护士长,我们还可以,虽然没有年轻人做事快,但是我们可以花更多时间,一定把手头上工作完成!”,本该下午三点下班,她们等到晚班接班仍在认真核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抱怨。
治疗师吴涛说:“我们治疗师不会管病人,不会抽血,不会输液,但是我们可以给病人量体温、测血压、发药、做雾化,甚至跑腿,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
科室里四个住院医生不停轮转,有医生甚至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压达到了160/ 100mmHg,心率达到了130次/分,肺部出现炎性病灶和胸膜炎。每天一早四个人拿出自己的中药,干了以后继续查房,这是他们的“苦中作乐”。
科室的会诊医生承担着全院新冠感染患者的中药治疗,每天本院、南院来回跑,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患者的症状和疗效。
医生肖琳(小)在值班过程中发烧到39℃,打电话给上级医师:“主任,我现在在值班室,让我塞一粒退烧药,十分钟就回办公室。”医生汤友良一边输着液,一边说着:“主任,输液后感觉好些了,我还可以值个夜班!”
护士陈阳是一位1岁多双胞胎的妈妈,当她在工作时接到家里电话,告知孩子发烧41℃,爷爷奶奶急哭了不知道怎么办。她一边安抚家人指导他们如何喂退烧药,一边还在不停地掰着安瓿瓶!挂掉电话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抹去眼角泪水,仍然选择坚守岗位。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三年来,一医人同心协力、迎难而上,以青春赴使命,在与新冠病毒的一场场遭遇战中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而今,必然是一场硬仗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医人仍在奋勇拼搏。相信穿过这个凛冽的寒冬,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拥抱灿烂的曙光。
撰稿:肖琳(小) 周灿
编辑:王颖
审核:周彪 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