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急诊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病人亦急剧增加,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挤满了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ICU等科室。医务人员减员现象严重,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的压力与考验。
居危难时刻,方显初心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三支部支部书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黄程说:“新冠病毒突变到奥密克戎毒株,潜伏期更短,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也更快。奥密克戎主要侵犯上呼吸道,部分侵及肺部。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腔、咽喉部。临床上常见的头痛、鼻塞流涕、干咳咽痛,味觉嗅觉减退等,是病毒侵犯上呼吸道的具体表现。在处置这方面症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更专业更权威。”
主动请缨,敢于亮剑
12月21日晚,医院召开新冠疫情联防联控会议。面对科内大多数医务人员新冠阳性带病坚持工作,黄程主动提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务人员愿意承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病人救治工作的请求。在征得医院同意后,黄程带领副主任沉文宇、护士长唐庆利以及全科医护人员连夜将科室北边病房25张床位全部腾出,将走廊两头进行隔断分区,病房全面消杀,充实防护物资,用于收治新冠阳性患者。
科学救治,向“阳”而行
怎样科学精淮救治新冠检测阳性病人?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艰巨的考验。黄程决定,对外学习经验,对内统一标淮。他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借鉴省内外大型三甲医院经验进行三次《新冠诊治知识》学习,全科人员系统了解新冠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临床分型,重型及危重型早期识别,诊断治疗流程。科室要求医生在病人住院前进行病情评估、防止跨专科收治、谈清医疗风险。住院期间密切观察每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对于可能诱发心肌炎、严重肺部感染转为重症、危重症病例,及时提请会诊并转入重症医学科。
精心护理,温暖人心
七十三岁的陈奶奶三天前送走新冠白肺老伴,自己咽痛2天住院检出新冠阳性住院。陈奶奶的情绪非常低落,一度想放弃治疗。唐庆利得知此事,端上科室精心熬制的罗汉果陈皮热茶,为奶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并让她积极配合治疗。下班前陈奶奶的病情出现了变化,干咳加重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到93%以下,肺部CT提示感染加重、白肺早期表现。在对其加强抗炎、面罩高流量吸氧、对症处理,护理姐妹一夜不离左右的精心呵护下,陈奶奶病情转危为安,唐庆利脸上才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白衣执甲,奋力坚守
即使自己也是“小阳人”,依旧选择坚守岗位。近2周内,科室医务人员相继感染新冠,为了科室的工作运转,只要身体能撑得住就上班,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每天随时接受动态排班调整,一直坚守在科室尽职尽责。如今朋友圈每日都在调侃“天选打工人”,而我们医务人员不是“天选打工人”,我们只是有着身为医者的职责和选择!当我们穿上这身白衣,人民群众的健康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选择了坚定地、无畏地去担当起这份责任!
撰稿 | 廖建莹
编辑| 姜亦
审核 | 黄程 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