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信息
(医院简介、研究生招生专业与导师介绍)
医院简介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公益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师培养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15),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南华大学、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南华大学湘潭临床学院。
医院现有“一院两区”,占地面积9.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733张。医院开设44个临床业务科室、10个医技科室,拥有省市级重点专科19个,其中:省级重点专科6个(肿瘤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急诊医学科、消化内科、中医肛肠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普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中医肛肠科、颈肩腰腿痛专科、康复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科室1个(中医肿瘤科),市级临床特色专科1个(儿童康复科)。
医院总资产达8.23亿元,现有职工1600人,其中高级职称210人、硕导17人,博士5人、硕士126人,全国劳模1人、省级劳模2人,9人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7人为湖南省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常务理事,14人为湘潭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质控中心主任。
医院拥有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3.0GE磁共振、西门子128层螺旋CT、体腔热灌注、粒子植入、氩氦刀、美国E8型四维彩超、131I、20人高压氧舱、鹰演、红外热像诊断系统、眩晕治疗仪等先进诊疗设备。目前,医院正在引进PET-CT等尖端设备,为医院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医院施行医疗集团发展战略,着力构建“1+N”布局。2017年4月,经湘潭市人民政府授牌成立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目前,一医集团共有成员单位16家,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3家。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医院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厚德·精业·创新·济世”的院训和“精于业、诚于心、笃于行、立于信”的医院精神,向着成为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的,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大型综合性优质医院不断努力。
地址:湘潭市岳塘区书院路100号 邮政编码:411101
电话:0731-58669005(院办、传真)
0731-58669035(科教科)
网址:www.xtsyyy.com 电子邮箱:1324043575***qq.com
专业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5100、100200):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我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下设病理学(专业和学术型)、内分泌与老年医学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临床检验专业、急危重症临床与基础研究六个主要研究方向:
1、临床病理学(学术型与专业型):肿瘤病理诊断及研究
2、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3、临床检验诊断学: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及质量管理
4、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疾病诊治
5、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老年及内分泌疾病诊治
6、急危重症临床与基础研究:急危重症疾病诊治与基础研究
研究生就业:我院各专业毕业生均能通过留院或推荐到其他医疗机构等方式实现就业,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病理科简介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77年,是湘潭地区最早成立的病理科,该科历任主任代表湘潭市成为湖南省病理学会委员,现任学科带头人吴勇军主任医师是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在他的带领下,病理学科快速发展,他担任主任委员的湘潭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2005年主办了湖南省第二届诊断病理提高班;2008年主办全国病理诊断新进展研讨会;从2005年开始每年主持一期湖南省的疑难病理读片讨论会;从2007年开始组织湘潭—株洲两地的联合疑难病理读片讨论会,每年举办4期;从2010年开始,衡阳地区加入湘潭—株洲两地,共同举办疑难病理读片讨论会,每年举办6期。在2013--2017年间,每年举办一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从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至少举办一期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美国等国专家来讲学交流。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学术氛围,增进了湘潭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了本地区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扩大了湘潭的影响。
新病理科是2013年按国家卫计委标淮新建,是湖南省目前最规范的病理实验室之一,使用面积 1000 平米,设置了细胞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建立了湘潭医卫系统第一家个体化医学院士工作站及湖南省首个远程病理会诊中心,是湘潭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及湘潭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学科带头人吴勇军教授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骨和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和软组织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疾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诊断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病理学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理事,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潭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湘潭市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是湖南省“121”人才工程及湖南省卫计委“225” 人才工程人选,在《Asian-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等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40 余篇,已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6 项,目前主持国家卫计委在研课题 1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市科技局立项在研课题 3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湖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 2 项。2015年主译《术中快速冰冻诊断误区》(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副主编参《实用临床肿瘤诊疗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参编《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软组织疾病》,负责《平滑肌肿瘤》一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具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培养资格,已培养研究生6人。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 12 人,科内诊断医生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为临床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远程会诊中心的建立使科室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能用国际化的视野来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期待有志青年才俊报考我院病理专业。
导师简介:
吴勇军,1971年9月出生于湘西花垣,苗族,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兼病理科主任,二级主任医师,三级教授,南华大学及吉首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政协湘潭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市卫生科技突出贡献专家。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骨和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CCPI)常委,湖南省医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抗癌协会理事及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湘潭市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湘潭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病理诊断工作25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的复杂疑难诊断与技术问题。在肿瘤病理诊断、尸检、细胞学诊断等方面有较高造诣,擅长肿瘤病理诊断,主攻骨和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淋巴造血肿瘤、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肿瘤病理诊断。2008年被评为湘潭市“十大杰出青年”;2010年成为湖南“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013年成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培养对象。2013年被聘为湘潭市第七届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2014、2015年度医卫组组长;2013年被聘为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担任2014、2015、2017年度湖南省病理高级职称评审组组长。培养研究生6名,发表论文40余篇,主译《书中冰冻切片诊断误区》,副主编《实用临床肿瘤诊疗技术》,获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2014年主持的“胃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省、市在研项目6项。
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88年,多年来数次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省市级“芙蓉标兵岗”、“青年文明号”及“先进集体”。本专科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等的诊治均达市内、省内先进水平,是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随着科室整体水平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心血管介入为主的专科特色,成为湘潭市河东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心血管内科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职研究生5名。科室设有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两个病区)、重症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电工作站及患者教育基地,目前拥有病床共计百余张。科室拥有日本东芝数字血管平板机、美国datascope主动脉球囊反搏泵、麻醉机、电生理刺激仪、电生理记录仪和射频消融仪、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器程控仪、运动平板仪等专科诊疗设备,目前全面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脉内支架置入(STENT)(含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经皮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术、经食管心房调搏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起搏器程控等。
自2010年开展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以来,心血管内科整体水平快速提高,目前年手术量两千余台,冠脉介入技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主动脉介入技术以及危重病人抢救能力达省内先进水平,典型病例多次在湖南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年会及各项省市级学会上汇报交流。开通急性胸痛病人“绿色通道”,大大缩短了胸痛病人确诊时间、门—球时间,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抢救成功率。2012年起建立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肺复苏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7年成立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联合协作,采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为胸痛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最佳的治疗途径及方案。目前心血管内科是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与卒中防控惠民工程的分中心,NOYA冠脉沽铬合金可降解涂层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前瞻性多中心、应用于冠脉介入真实世界的临床注册研究湘潭分中心。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观察、NOYA支架系统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华法林基因导向个体化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真实世界比较效果研究、顽固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研究。
导师简介 :
许放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科主任,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南华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技术总监,湘潭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委,湘潭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湖南省血管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女医师协会女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湘潭市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安全评估专家。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急性冠脉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难治性高血压、复杂心律失常、急性肺栓塞、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发表论文十余篇。连续多年获得南华大学优秀教师、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先进事迹受到湘潭晚报“三好一满意”专题报道,并被湘潭市总工会授予“百岗明星”称号。现主持湘潭市科技局课题《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市医学会课题《H型高血压的临床真实世界比较效果研究》、市科技局课题《顽固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研究》。主持课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获湘潭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主持课题《两类降压药物单用或联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获湘潭市医学科技三等奖。担任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比较效果研究》湘潭分中心项目负责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华法林基因导向个体化治疗》湘潭分中心项目负责人。
呼吸内科简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湘潭市重点专科,科室始建于1997年,是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科室。现有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33张,附设电子支气管镜室和肺功能室,科室医疗设备价值400余万元,专业技术人员56人,其中医生14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 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5名。护士4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5名。在呼吸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呼吸危重症救治、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等领域处于市内领先地位。集体曾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省市级“芙蓉标兵岗”、“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湘潭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等多项荣誉。先后多人次荣获湘潭市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工作者。多名医护人员曾到北京呼吸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广州呼吸病研究所上海中山医院、湘雅附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一流医院深造。科室人才优势明显,技术力量雄厚,逐步完善呼吸内科亚专业组,包括:呼吸危重症、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间质疾病、肺栓塞及肺血管病、介入呼吸病学等。目前专科设备配备有: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4台、比利时麦迪肺功能仪1台、美国鸟牌有创呼吸机2台、德国Drager有创呼吸机1台、迈瑞有创呼吸机1台,无创呼吸机台12台,FeNO检测仪1台。开展的技术项目有: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胸腔闭式引流术、有创呼吸机及无创呼吸机使用、CT引导下经皮肺及胸膜活检术、支气管镜检查及经支气管镜下纵膈淋巴结活检、气管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氩气刀、电凝、冷冻术、局部化疗等支气管介入,内科胸腔镜、床旁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等,均达市级先进水平。
导师简介 :
刘艳宾,1965年9月出生于湘潭,汉族,1987年6月毕业于衡阳医学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南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湖南省呼吸学会会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湖南省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湘潭市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安全评估专家,湘潭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湘潭市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常年坚持在教学、医疗、科研第一线,从事呼吸疾病的诊治30余年,在各种疑难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承担院内外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医疗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对本专业临床工作具有全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多年来一直承担南华大学见习生呼吸内科专业的主讲教师,多次被评为南华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主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耐药性和院前抗菌药物应用对其影响研究”获湘潭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培养研究生3名,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7年申请市级课题“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检验科简介: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能开展600多项检验项目,拥有20多台国际一流品牌的生化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细菌快速培养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基因测序仪等。
检验科现有职工32人,主任检验师2名,副主任检验师6人,中级职称9人。专业人才配备合理,技术过硬,是湘潭市临床检验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标淮达到了ISO15189的要求。近3年发表论文25篇,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
就业去向:1、各级医院从事临床诊断工作。2、到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专业研究方向:
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及质量管理:主要研究内容⑴、高脂血、黄疸血标本的标淮化检验与诊断;⑵、透析患者高凝状态的机制研究;⑶、糖尿病前期动态切割点的分析与机制研究;⑷、血液病的实验室诊断;⑸、实验室质控体系的建立。
导师简介:
刘志贤,男,46岁,湖南省“121”工程人选、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人选、湘潭市优秀专家,主任检验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检验科副主任,主要从事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及质量管理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专利1项、湖南省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湘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合作完成国家专利1项,主持在研市级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著作论文19篇,科普文章11篇。以上成绩多次由省市级媒体采访报道。
内分泌与代谢病学方向简介: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网络成员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单位,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委员单位,省老年医学学会理事单位,内分泌代谢和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为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现有教授和主任医师各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省老年合理用药评定专家1名。设床位76张,单间套房齐全。拥有先进的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神经等疾病诊治设备,如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以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还有体外反博、呼吸机、肺功能评估仪、心脏和血压监测仪、周围神经检测仪、骨质疏松治疗仪、骨关节病和糖尿病治疗设备等。科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病筛查、骨质疏松与肌少症、老年人多病同治、心肺康复、老年综合评估等;也一直对疑难少见病进行深入研究,诊断了很多例少见、罕见和疑难病例,如线粒体糖尿病、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垂体发育不全、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卡尔曼综合征、Klinefelter's征、淋巴细胞性垂体炎、Fahr病、巴特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和Liddle综合征等,其中有部分病例为当地首次报道。
导师简介:
孙卫平,医学博士,南华大学和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科主任,主任医师,南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全国委员、省老年医学学会理事、省老年医学学会医生分会常委、省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委员、省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和控制专委会常委、市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Obesity and Metabolism Diabetes、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和Journal of Diabetes 等SCI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主攻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基础与临床。承担或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和医学科研基金3项以及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已发表SCI论文9篇,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在ADA、亚太分子糖尿病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全国会议上以壁报交流、口头发言和大会专题发言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
重症医学科情况简介:
重症医学科为湘潭市河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综合ICU监护病房,全封闭的层流净化设计,医疗区总面积为398.2m2,共开放床位17张。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1名,呼吸治疗师2人,其中5人具有重症医学资质‘5C’认证.科室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包括13台进口呼吸机、一套中央监护系统和17台多功能心电监护仪、M-TURBO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Sonosite)1台、电子内镜(富士内镜)1台、美国百特床旁血液净化机、ECMO技术(体外膜式氧合)、迈瑞除颤仪、美国GEM血气分析仪、日本PANTAX支气管纤维镜系统、各类输液泵、推注泵、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先进设备。
可开展以下技术内容:心肺脑复苏、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监测与肺复张治疗、床旁纤支镜检查与治疗、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床旁重症超声、体外模肺氧合技术(ECMO)、电除颤及复律、中心静脉置管术、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经皮胃造瘘、肠内肠外营养、床旁胃镜空肠管植入术、危重病人24小时动态病情监护等。
可收治的重症病种包括:脑血管意外、休克、重型颅脑损伤、重症感染、重症胰腺炎、消耗性凝血病、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肾、肝、肠)、有机磷农药中毒、重大手术围术期管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爆发性心肌炎等危重症疾病。我市地区首例运用体外模肺氧合技术(ECMO)成功抢救的重症肺炎是在我科接受的治疗,至目前为止已成熟运用该技术治愈2名重症肺炎患者。
导师简介:
易钊泉,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南大学,现任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及全科医学教研室秘书。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主攻方向: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创伤、重症胰腺炎、重症超声、重症神经、重症产科、重症营养、老年重症等领域的危重病人管理和救治。先后负责主持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项、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1项、湘潭市医学会科研课题1项。先后参与研究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立项课题2项。近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