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感悟
——品读《天使心路》有感
2011-05-08
曾经认为,护理工作只是打打针、发发药、铺铺床、倒倒尿,平凡而琐碎,卑贱而肮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操作中度过,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天使心路》中于井子及于井子护理小组的故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巨石,在我的心湖上泛起连漪;又如同在沙漠中迷路的夜行者找到了指明灯,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与我一般年纪的于井子,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怕脏,不怕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本着“护理以人为本,关爱从心出发”的服务理念,带领着她的班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制定了以“八心”为主线的“人性化护理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不少殊荣。她们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小故事,使护理工作在平凡中彰显伟大,在卑微中体现圣神。
正如我们的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所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热血和生命力的人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对我们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不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还要具有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更要具有爱心、热心、同情心,要热爱本职工作,关爱病人,热心帮助病人,尽力解决病人的需求,精心做好病人的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当病人脱离家庭和社会,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时,一定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病人入院热心接”,当病人入院第一时间得到护士的热情接待时,他们的焦虑/恐惧会减轻,对环境的陌生感会消除,对我们护士会产生信任,因此,护患之间的距离缩短了,沟通起来也方便了。
怎样才能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我觉得,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气质和言谈举止,衣着要整洁干净,大方得体,表情要自然,面带微笑,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亲切。音调要适宜,具有亲和力;其次是要以真诚之心、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再次是要以热心帮助患者,尽力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这样,护士的真、善、美自然流露。试想:一位忧心忡忡的患者来到病区,一个身穿洁白工作服、头戴洁白燕尾帽的护士微笑着来到患者跟前,告诉他她是他的责任护士,为他递上一杯热茶和一张温馨连心卡,为他淮备一张整洁干净的床铺,为他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设施,为他细致地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为他耐心地解答疑问,为他联系第一顿饭菜.........他能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吗?他能不感动吗?
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新病人来到办公室,护士姐妹们坐在那里闲聊,没一人起身热情相迎;病人有液体要输,护士站在病房门口大声喊:“36床淮备打吊针了”;家属拿着一日清单来问费用问题,护士回答说:“我不知道,你下午去问做办公班的XX老师咯”.......试想,病人会对我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吗?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我们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改善,基础护理得到了夯实。“ XX阿姨,我给您洗个头吧,您会感觉舒服些。”;“ XX娭毑,我给您打针了,需要我帮您脱衣服吗?”;“XX 爷爷,您来复查了?我还是您的责任护士小郑,请先喝杯水,等会儿我带您去10床休息吧?”“您冷吗?还要加床被子吗?”......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得到表扬的名单越来越多了,谁说护理工作是微不足道的呢?
《天使心路》是我们工作的指南,于井子及其团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八心”服务是我们工作的主线,将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谨记“八心”服务的内涵,改变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创新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态度,做到热心接待患者,真心对待患者,耐心解决患者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打造一医护理文化品牌而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