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春老,年年落红,时光看似轻缓地流失,却在每一个不经意的路口,留下深深的刻痕。
——题记
我很钦佩像黄春花老师、王学辉老师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在护理这个岗位上默默奉献一辈子的白衣天使,终日在病房为每位病人服务,如亲人般温暖的笑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般敬业与执着如此纯洁高尚。偶尔也嘲笑自己,在工作上总是那么弱不禁风,或许是年少气盛,然而自己只是那宇宙中的一页扁舟,那么渺小,如尘埃般轻盈,一不小心就脱离了轨道。做一行爱一行,才能实现敬业。
在一次不经意中看到报纸上报道的“湖南最美护士何遥‘你打我,我救你’这种以德报怨的美德”,她的在这份勇气着实值得赞赏,以德报怨,崇高而无私,“最美护士”亦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她的事迹触动了我,不禁又忆起护理报上的一个报道,一儿科护士怀有身孕,上班时为一名小儿穿刺未成功而遭受其家属侮辱责骂与毒打,致其住院17天,一名劝架护士也遭毒打,身体多数淤青。我清晰的记得护士的宗旨和决心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将牢记今天的决心和誓言,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把毕生经历奉献给护理事业。”然而在这样的医疗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谁来保护她们,她们也是有家也有亲人,谁曾想过她们的遭遇给家庭带来的阴影有多大?不是一个简单的荣誉称号便能安抚,心灵的伤害与职业的恐惧如影随形。我们都不是孤独的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地,身处何职,都应该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救死扶伤。
张智老师在长沙学习回来后在交流中心所讲的那堂“优质护理服务”,记忆很深刻,省儿童医院那些那些图片,倍感温馨、舒适。护理,从心开始,曾经以为提高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便能将工作做好,但其实客观的环境更能为优质护理服务加分,许多病人,特别是反复住院的病人,绝大部分对医院有种排斥感和压抑感,一想到尖锐的针头和器械足以令人心惊胆颤,很多时候我们所提供的心理护理并不专业不全面,以至于让人对医院有种黑暗的感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不足,道出了基层护士的真实感受。
初出茅庐的我在这个岗位上有太多的不成熟,然而在人生的每个路口都有那么一盏明灯,这一站,我遇到了彭老师,指导我的工作,纠正我的缺点,教导我从容面对的工作上的无奈与忧虑。每天早晨她的身影总是穿梭在病房,探望每位病人,指导他们合理锻炼合理饮食,协调医护、医患之间的琐事,周末或是节假日也经常将自己搁在科室里埋头工作,管理精益求精,严格要求,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取长补短,实事求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她出色的工作能力阐释了这份职业的神圣。
执笔素描风雨路程上的痕迹,每一笔都是一次成长的经历,不断追溯,不断深刻,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