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营养过剩、小儿肥胖和中青年人过早发福的现象日见增多,脑中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但目前人们对脑中风的危害性及预防还普遍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防治。面对中风的威胁,怎么办?中国古代医学历来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不要等到中风发生后再去诊治,而要在发病之前加强预防。
一、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不良的生活行为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防治中风,需调整饮食结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吸烟者应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尽量节制油脂性食品,少吃盐,每日摄入的食盐量要控制在6克以下。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行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避免肥胖,“严格管住嘴,多多迈动腿”。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避免过度劳累。
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肥胖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一旦发现有上述疾病,需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将血压严格地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预防中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