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已达到11.2%,总数突破1个亿,但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中无症状患者更是占到了糖尿病总数的2/3。这部分患者的情况更加令人担忧,那么他们普遍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不是真正的糖尿病?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即“三多一少”,是糖尿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不少患者认为只要没有这些症状,就不是真正的糖尿病。其实不然。糖尿病诊断的金标淮是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无论有无症状,都可以确诊糖尿病。
误区二.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有些患者多次查血糖升高达到了糖尿病诊断标淮或者过去曾经诊断过糖尿病,认为目前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必治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的建议:对于血糖轻度升高的新诊断糖尿病,可以暂时不用降糖药物,给予饮食+运动控制2-3个月后,复查血糖,如果不达标则尽早使用降糖药物;对于血糖中重度升高或者曾经诊断过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就诊,由专科医生根据血糖水平与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现个性化的控糖目标与降糖方案。
误区三.治疗期间症状好了就达到目的了?
不少糖尿病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降糖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就认为糖尿病得到了控制,从而忽略了血糖的控制,不监测血糖,甚至擅自中断治疗。这样非常危险。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治疗最重要的目的是血糖控制要达标,只有保持血糖长期达标,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终身获益。没有症状的高血糖具有同样的危害,某种意义上可能危害更大。
最后,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温馨提示广大病友:一旦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就诊,由专科医生为您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按照科学规范的降糖方案治疗,定期监测空腹与餐后血糖,使您的血糖长期控制达标。早达标早获益,长期达标终身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