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有效处置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10月18日,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组织全院护理应急队成员进行了以气道管理为主题的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由麻醉科主任周正阳主讲,培训内容分为三个环节: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的使用及考核。本次培训采用专题授课、实景操作、实践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环节一:气管插管实操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导管经口或者经鼻通过声门直接插入气管内的技术。其目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气体交换,有利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为机械辅助呼吸、加压给氧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
周正阳首先从理论上为大家讲述了气管插管的解剖位置、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插管前淮备等内容,并现场演示了气管插管流程,让大家充分了解、掌握气管插管技能。他就插管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环节二:口咽通气道实操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伤性通气管道,它能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建立临时人工气道。昏迷患者突发性的舌后坠,口咽通气道能将舌体恢复至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症状,提升血氧饱和度。
周正阳详细讲述了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口咽通气道材料、规格以及使用的目的 、禁忌症、并发症等,其中重点提到舌后坠的典型表现和处理方法。随后,他通过实操演练展示了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流程、固定方法以及护理要点。
环节三:技能考核
培训后,参训人员进行了考核。考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应急队员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也是督促队员们把最贴近临床工作的基础知识学牢、记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于临床。本次考核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应急队员们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调动了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整体的水平。
时间就是生命,气管插管作为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不但要夯实理论基础,更要加强专业实操能力,通过此次培训促进了医务人员应急能力的提升,助力医院打造一支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应急救援队伍。
撰稿:周原 李俏敏
编辑:王颖
审核:张智 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