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在透析间,笔者听到两位患者在聊天,透析不久的娭毑问:“你透析多久了?”,老病人回答,“我透了十几年了,刚开始透析的时候孩子还小,现在我都当爷爷了。血透室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呀!”
家?什么是家?为什么把医院当成了家?
家,应该是舒适的,温馨的,安心的,畅所欲言的,相处愉快的,血透室是怎么做到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呢?
为了进一步了解,笔者采访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主任护师吕元桑。根据她的描述,笔者得到了答案。
首先是服务模式创新,实行医护一体化管理。患者到医院来了,他并不知道他该怎么治疗,哪个环节该找哪个医生哪个护士。而医护一体化模式让患者不会无所适从。
护理方面,科内建立内瘘小组,加强对患者的内瘘管理,制定内瘘穿刺方案,解决疑难内瘘穿刺问题。进行小组培训和健康宣教培训,提升小组整体水平。医疗方面,医生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帮助患者了解内瘘的作用,建立内瘘的必要性。术后,医护一同进行床旁查房和设计血管穿刺方案。建立医护患小组微信群,帮助患者处理居家的突发状况。医护一同进行家庭访视,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长期透析患者的居家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会上门对患者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指导。
然后是技术创新,采用扣眼穿刺技术。启用《血液透析操作指南》推荐使用的扣眼穿刺技术,治疗、穿刺个性化,解决了部分患者的穿刺难题。
还有健康宣教方式创新。打破以往单纯文字解说式的内瘘护理,用简单便捷的做操方式锻炼内瘘,促进内瘘血管的成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升患者的透析效果。
原来是这样啊!
患者安心的背后是这一群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从1999年两台透析机到五十六台,他们不仅仅是扩大规模,满足患者需求,而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质量。他们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日进日新,积极探索先进理念。他们的成绩是时间的力量和专业的积累!患者的一声“血透室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就是对这群可爱的人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