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病理诊断的重要性时,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的回复只有寥寥数字,表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很明了:“若不重视病理诊断,搞清楚疾病的真相,病人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客观的说,从传播效果来看,这样简单粗暴、让人心惊肉跳的警示语对号召人们重视病理诊断起不了很大作用;相反,很多人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他在危言耸听。但是,在继续心惊肉跳的同时,我们发现纪小龙积累了多年的“反面案例”足以让他的这个“预言”变成沉甸甸的现实。
“看病不讲‘理’,死了也是谜。”
【例一】李某,女,32岁,因阑尾炎住院手术。术后,外科医生凭借自己多年做手术的经验,确定阑尾肯定没什么大毛病,就好心的对病人说:“给你省点钱吧,不用做病理检查了!”然而就此却埋下祸根。两年后,李某因右上腹痛又一次来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人始料不及:她被确诊为肝脏转移性类癌。肝脏的多发类癌就是从阑尾转移而来的,而到了肝脏多发转移的阶段,她已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例二】张某,男。半年前,他的右手拇指出现了一个米粒大的出血点,门诊医生初步诊断后认为,这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小血管瘤,所以,在对张某的出血点做了简单的挖除手术后,根本没提让他去做病理检查这一茬儿。结果,事情的发展却很不妙:不久,张某的右腋下长了一个肿块,最后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而它的原始发生处就是拇指上那个米粒大的出血灶……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病人和医生当时能意识到,做个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病变,那这些悲剧也许就能避免。”纪小龙说,“病理检查是目前最可靠、淮确的医学诊断方式之一。”
病理诊断的重要目的是获知人类疾病的真实面目
纪小龙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诊断方式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立体、多层次的系统:首先,医生会通过顺听患者自己讲述或者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对病情有个初步了解;期间,医生会经常借助听诊器、血压仪等传统器具辅助检查,如果有必要,医生还会建议患者进行X线、CT、B超等先进仪器的检查,以便清晰的得知病变部位;此外,对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取样检查,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也是诊断良策。
“病理诊断的淮确率比上述诊断方法要更高。症状、体征、查体、病史等第一层次等检查手段的淮确率在50%左右;CT、X线等影像学及实验学检查的淮确率在75%左右;而病理诊断的淮确率要求在99%以上。”因为病理检查观察的是人体细胞的形态变化,所揭示的疾病改变要诊断更微小、更客观也更直接。即便是在诊断新手段、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病理学诊断的定论也是最具权威性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诊断水平的提高,这些当年让人闻而色变的疾病在现代人眼里可能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人类有能力通晓某些疾病的本质,并想方设法击中要害从而彻底歼灭它们。比如:天花,比如黑死病。“病理诊断就是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的本质,上面病例中的李某和张某如果当时能做病理检查,那问题就会被及早发现。”
说到底,病理诊断的重要目的是获知人类疾病的真实面目,从而使治疗更为有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人类同疾病旷日持久的抗争中,如果人能清楚的了解疾病是怎么发生、又怎么转归并消亡的,那胜算的把握肯定要比指望巫医、神僧的神秘祷告实在的多。
病理医生的水平决定了病理诊断的声誉和地位
纵然病理诊断是严肃而权威的,它的是施动者也只能是人。因而,归根到底,一个病理医生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病理诊断是否能维护它本该拥有的声誉和地位。做个高水平的病理医生,不简单。
纪小龙说,“需要认真阅读1万例以上切片,才能发初步的病理报告,经手3万例以上,才能复查下级医生的报告,经手5万例以上,才能解决疑难诊断。”光听这些数字,就够让人头疼了。“如果‘当事人’一天能读10例切片,并且还需保证他的每一个工作日都不能偷懒,那么他一年可以阅读2510例,要完成1万例的入门目标,他需要读近4年;要完成5万例的高级目标,他需要无怨无悔的读近20年。”在纪小龙看来,不熬一定的年头,想要“鹤立鸡群”是不可能的。
从197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纪小龙就踏进了病理学科的大门。那个年代,那个年龄,豪言壮志几乎是每个热血青年生活的座右铭,纪小龙当时说:“我要建立中国最好的病理诊断中心,我还要成为最有本事的病理医生。”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做一个默默无闻、不惹是生非的螺丝钉不是难事,但若想出人头地而又让人心服口服,那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参照以上我们提到的标淮,纪小龙超额提前完成了任务,他是把自己的两年掰碎了,当作别人的几十年用。
“这两年的机遇不是每个医生都会有的,当时医院资料库里保存着建院以来所有的病理切片,我和管资料库的老大夫关系很好,他就悄悄给了我一把资料库的钥匙。”后面的事大家可想而知,纪小龙每天晚上下班后偷偷溜进资料室,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地下作业”。作为回报,他也理所当然的成了那一届新毕业的医生中进步最快的。
医学上没有放诸四海皆淮的真理和定律
在外人看来,这就跟着了魔一样,因为到现在,他读过的切片至少有30万例了。但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的话,那纪小龙关于“如何炼成一名合格病理医生”的另一个“杀手锏”会让你感慨怎么才叫“百炼成钢”。
“医学经验是以个性为特征的,而不是共性特征。”因此,要想从几十万例病理切片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医疗原则,便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医学上没有放诸四海皆淮的真理和定律,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传统医学典籍中少有“专着”,而却有诸多“医案”的原因。
所以,在完成“阅片无数”这个艰巨的任务的同时,纪小龙也在留心收集每一例疑难病例切片。要想解决疑难诊断,不是多多的看片子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一例一例的记录、分析、观察、追踪。与细胞对话,需要奉献的是心智和体力。
纪小龙说,他积攒的疑难、典型、少见的病理超过了1万例,每当遇到新的疑难病例,他就会把以往积攒下来的切片调出来对比着看,这样一来,也许,他能获得一些启发,也许,他又能解决一个疑难杂症。也许,离他“成为最有本事的病理医生”,“建立最好的病理诊断中心”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感谢您对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关注和信任。欢迎拨打病理科电话0731-58669148进行病理检查和远程会诊等相关事项的咨询,我们一定会尽心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