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快速增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主要包括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感染及足部生物力学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和延迟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因而糖尿病足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
一、基础治疗
1.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遵循一般糖尿病治疗原则,个体化降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如合并有感染,胰岛素治疗尤为重要。
2.改善微循环 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主要是扩血管和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如波力维、阿斯匹林、前列地尔等。
3.营养神经 使用B族维生素、甲沽胺、依帕司他等,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神经。另,抗氧化剂可以缓解神经病变和减轻神经病变的自然病程均有益处。
二、外科处理
1.清创、引流是外科的基本处理方法,可收到一定的疗效。对于血管病变严重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考虑血管重建术。血管重建手术主要是用于下肢动脉闭塞和组织缺血,可明显改善下肢的血供,但手术治疗创伤大,不适用于老年体弱患者。糖尿病伴肢体缺血,肢体发生坏疽时,有时必须行截肢手术,以保全患者的生命。截肢部位要精确估计、局部循环应作出选择,确保良好的循环高度。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组织缺血程度加大抗生素的剂量,以保证病灶处的血药浓度。
三、高压氧治疗
糖尿病足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引起神经组织缺血缺氧、神经营养障碍,而充分的组织氧压又是控制感染和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高压氧治疗不仅能增加血氧含量,还可以减轻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增加胶原的产,提高新生组织的血管形成,加强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有利于溃疡愈合,加快愈合速度,降低截肢率。
四、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即:血管腔内溶栓术和血管腔内形成术。目前临床血管腔内治疗主要是以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为主,虽然也有激光和旋切等技术应用于临床的报道,但是尚未普遍开展起来。介入治疗是糖尿病足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目前仍存在有术后再狭窄问题。
五、干细胞移植术
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造血中枢,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分化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骨髓干细胞是由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在不同诱因条件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
、神经细胞、基质细胞等。CD34可选择性地在骨髓干细胞中表达,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聚集形成血管。干细胞移植利用这一原理将干细胞移植到缺血的肌肉中,使其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改善和恢复下肢血流,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